课程(毕业)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转向块的配筋设计.doc

课程(毕业)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转向块的配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毕业)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转向块的配筋设计.doc

基于拉压杆模型横隔板式转向块的配筋设计 摘要:体外预应力筋转向块是体内体外混合配束的节段预制箱梁屮最关键部位之一。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于横隔板式转向块的配筋设计均未过多的涉及,并且市于结构的特殊性,横隔 梁式转向块其厚度、宽度等尺寸都不尽相同,导致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也必然不尽相同,因 此很有研究必要性。本文将对横隔板式转向块单独分析,建立不同体外筋数量的转向块有限 元模型,详细分析横隔梁式转向块的受力特点,然后结合弹性应力分析和拓扑优化理论,确 定横隔梁式转向块基于拉压杆模型的配筋设计方法,最后用实际试验试件中转向块的配筋情 况验证。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趾筋设计 1横隔板式转向块有限元分析 1.1工程概况 本文涉及的试验梁是以某座现役桥梁 为基本原型,在其横截面几何尺寸的拟定上参考了该现役桥梁的相关尺寸,按照1:10 的比例将其缩小。转向块的位置位于梁体两 端的第四节段的跨中,如图所示,试验 屮体外束初始应力为SOOMPa,体外束的极 限应力为 1401.61-1468.36MPao 拉压杆模型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应力扰 动区的有效方法,转向块作为结构的局部受 拉压杆模型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应力扰 动区的有效方法,转向块作为结构的局部受 转向块的形式为横隔板式,含有转向块 的节段截面尺寸如图1?2所示,英中转向块 厚度为10cm,节段厚50cm。三根梁体的体 外筋数目情况如下表1-1: 图1-2转向块横断面图(单?位:cm) 表1-1试件基本数据农 序号 试件编号 顶板束 底板束 体外束 1 SPCB226 2 2 6 1:3 2 SPCB2-4-4 2 4 4 1:1 3 SPCB2-6-2 2 6 2 3:1 1.2基于拉压杆模型有限元分析  力,可以很好的应用拉压杆模型来进行配筋 设计。 直接建立带转向块的箱梁节段模型。材 料单元釆用实体单元Solid65,主泊松比 PRXY 为 0.1667、材料密度 DENS 为 2.6E-9 (t/mm3)、材料弹性模量EX为32500 (N/mm2)o转向力等效简化为作用在转向 孔道上的均布压力。由于是对目标对象的弹 性分析,所以不定义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 系。由于转向块屮体外预应力筋的垂直分力 或水平分力有使转向块从梁体拉脱的倾向, 故应力分析侧重转向块区域的第一主应力。 1.3线弹性应力分析结果 SPCB2-2-6的应力情况如下图1-3至图 1-6所示,体外筋位于转向块两侧孔道时, 体外筋的应力主要rh两部分承担,分别为横 隔板的腹板以及梁体底板;由矢量图 2?8、图2?9可以看出应力的大概方向,主压 应力向梁体腹板方向倾斜,主拉应力分别向 底板两侧角部倾斜。 图1-4 SPCB2-2-6主压应 力云图图1-3SPCB2-2-6主拉应力云图图1-5 SPCB2-2-6主拉应力 图1-6 SPCB2-2-6主压应力矢虽图矢虽图 图1-4 SPCB2-2-6主压应 力云图 图1-3 SPCB2-2-6主拉应 力云图 图1-5 SPCB2-2-6主拉应力 图1-6 SPCB2-2-6主压应力 矢虽图 矢虽图 以SPCB2-2-6梁体为例,建立不同优化 率的拓扑优化,拓扑优化分析的结果过程如 下图1?7所示,图中i为优化的体积删除率 即优化率。 (a) i=50 (b) i=70 1.5确定转向块拉压杆模型 鉴于转型块结构传力的复杂性,同时拓 扑优化不能得出理想的构型,要得到转向块 的拉压杆模型,唯有利用基于有限元软件的 “弹性应力法”。 SPCB2-6-2中有两根预应力钢筋,在数 值模拟中,两孔道施加的竖向力均为 22.11KN,孔道下方截面应力如图1-8所示, 在荷载作用下孔道下缘最大拉应力为 2.075MPa,应力沿着孔道向下层状分布,取 转向块孔道下缘截面的拉应力云图來近似 计算孔道的承受的拉力。计算得到,计算结 果显示底部拉力约占总荷载的28.15%。拉 压杆模型中压杆中压力一般由未开裂的混 凝土承担,拉杆的拉力由吊筋或箍筋承担, 并且传力明确。所以确定单转向块的拉压杆 模型时,以拉杆来控制设计,同时压应力的 方向相对拉应力方向明确,沿着主压应力方 向,如图1?8及图1?9,即先确定^ = 20\ 然后根据拉杆和压杆对竖向力的承担比例, 确定拉杆的角度= 35° ,即得到 SPCB2-6-2转向块的拉压杆模型,如图1-10 所示。  (c) i=85 (d) i=90 图1-7转向块拓扑优化过程 由上图中对转向块节段拓扑分析过程 可以发现,当优化率等于50%时,最先去除 的是受力最小的顶板区域,由此也可以说明 转向块是个局部受力过程,对远离转向块的 箱梁顶板应力影响较小;当优化率为70% 时,可以明显的看到受力区域相对于前一步 进一步下移,转向块的肋部受力相对较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