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背诵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 子曰:“乡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一句话归纳其中的道理 守礼 行走坐卧 万无一失 出外买东西 谦恭 慢行 优雅 乌云密布 倾盆大雨 本能 快跑 1里左右 懊悔 失态 及时发现 来得及 一贯的缓步姿态 大雨滂沱 优雅行走…… 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凡善献媚的人,大多是聪明绝顶的,但最终的结果并不美妙,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只有对“礼”加以变通,才符合中庸。 家和万事兴 (家庭) 和衷共济 (事业) 和气生财 (生意) 政通人和 (政治) 协和万邦 (外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己所不欲, 。 己欲立而立人, 。 君子敬而无私,与人恭而有礼。 君子不以言举人,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和而不同, 。 君子矜而不争, 。 均无贫, , 。 (第7章)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乡原,德之贼也(评价乡愿的为人特点?) 1、“乡人皆好之”的人是怎样的人? 2、“乡人之善者好之”的人是怎样的人? 3、“乡人皆恶之”和乡人“不善者恶之”的人有什么不同? 4、孔子认可怎样的人?请列举几个这样的人。 5、孔子告诉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人? 6、孔子把人分为几类?哪些值得交往?哪些不值得交往?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è:坏处,缺点) 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做事不要太 ( ); 享欲不要太 ( ); 待人不要太 ( ); 用物不要太 ( ); 本课小结: 一、中庸之道,是为至德。 二、如何做到“中庸”? (一)执两用中 (反:过犹不及) (二)义之与比 (无适无莫) (三)以礼节之 (四)通权达变 (五)和而不同 (六)爱憎分明 阅读《淮南子》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子路撜溺(拯救溺水者)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1)对子路和子贡的不同做法,孔子赞同子路而否定子贡。结合《论语》所学,你认为孔子是依据什么来评判的? 参考:依据“做事要符合多数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的中庸思想。 (中庸内涵第三条 ) (2)你赞同谁的做法?请简述理由。 参考:言之成理即可。 ①“中庸”、“和”的精神实质: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把“中庸”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1)从“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这种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分) (2)结合“甲文”的内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1)因材施教 中庸之道 (2)①没有更好,只有因材施教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如果说“虎妈”和“猫爸”互换方法,他们还能成功吗?②我们更应提倡在教育方法中贯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_T 51455-2023.docx VIP
- 译林牛津版九A Unit 4Growing up reading I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7张PPT.ppt VIP
- 公共危机管理(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民航服务与沟通学》课件——第14讲 内部沟通.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2+宪法是根本法第一课时+感受宪法日+课件.pptx VIP
- 口腔微生物学—牙菌斑和生物膜.pptx
- 池锐宏《民航服务沟通》项目六 有效的冲突应对.pptx VIP
- 初中英语校级教研课题(3).pptx VIP
- 小学体育与健康北京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含目录(2025秋编辑).docx
- T /SYLL 008—2025 榴莲鲜果技术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