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荣民总医院耳鼻喉头颈部一般卫教文件.PDFVIP

高雄荣民总医院耳鼻喉头颈部一般卫教文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雄榮民總醫院 耳鼻喉頭頸部 一般衛教文件 科別 耳鼻喉科 編號:4600001 主題 聲音沙啞 92.07.01訂定 製作單位 耳鼻喉頭頸部 105.07.25 審閱 /修訂 一般說明 : 發聲主要靠位於喉嚨深處、氣管最上端的聲帶,它的作用就像 二片簧片,呼吸時是分開的,要發聲時才靠攏,由肺部 來的氣 流經 過氣管來振動它們而發 出聲音。如果這二片聲帶因為任何原因產生 了變化,發出的聲音就會不正常。任何需要說很多話的人,如 老師 、售貨員、甚至只是感冒多咳了兩聲,都可能 有聲音沙啞的問題。 聲音沙啞最常見的原因是感冒發炎或說話太多造成聲帶腫脹引起 的, 這種 情況只要少說話、多喝水滋潤,聲帶應該很快就會恢復 正常。有些人是說 了一陣子話之後才覺得喉嚨乾、緊、啞,這可能 是說話的方法 不對引起的。這種人通常說話就像連珠砲一樣又快又 多又大聲,或是說話時喉嚨太緊繃,所以把說 話的方式改一改,改 的溫柔一點慢一點,說話時喉嚨放鬆,應該可以改善。 但這種不好的說話習慣久 了,有的人聲帶上就慢慢的磨出繭, 也就是聲帶結節。另外有些人則是在某次大吼或感冒嚴重咳嗽後, 聲音就啞 了沒法恢復 ,這可以是聲帶出血沒完全吸收變成聲帶息肉 。愛抽煙、喝酒的人聲音沙啞更是要千萬小心;聲帶息肉、聲帶白 斑,甚至聲門癌都常長在愛抽煙的人聲帶上。這些聲帶上長 了東西 ,不管是良 性或惡 性的狀況所引起的聲音沙啞,就很難因休息而 完 全消失 Q:聲音沙啞求醫的話會做那些檢查? A:一般除了會尋問病史之外,用間接或直接喉鏡檢查聲門構造是否 有病變,另外利用喉閃頻攝影檢查可看出聲帶之機能性變化,甚 至可錄影起 來向病患解釋。 Q:常見之器質病變造成之聲音沙啞有那 ? A:急性聲帶炎有人通稱急性喉炎、急性發聲外傷、聲帶結節,這也 是一般人較為 熟悉之聲帶病變,有人稱為「長繭」或「歌者結節 」、聲帶息肉、慢性聲帶炎、 聲帶溝症、結核菌性喉炎、外傷 :這包含了喉部外傷及醫源性氣管插管造成之 肉芽腫、腫瘤、 聲帶麻痺 如何自我照護 Q:平時嗓子如何保養? A:1.使用適當的音量說話:避免大聲吼叫或提高音量 ,尤其在吵鬧 的環境,使 用麥克風將可免除大聲說話的弊端。 2.使用軟起聲說話:每句話的第一個字輕鬆地發聲,讓氣 流與聲音 同時出 來。 3.使用適當的速度說話:一句話的字數 以不超過七到十個字為限 ,句 子和句 子中間需做停頓和呼吸。 4.使用適當的音調說話:避免音調太低,以減少發聲時的阻 力和 聲帶緊張。 5. 注意音聲休息:工作時避免滔滔不絕,工作之餘避免長時間聊天 、打電話 6. 多喝溫開水保持喉嚨濕潤,以補充聲帶因長期使用而散失水份 。 7.避免吃 刺激性的食物,如菸、酒、辣椒、咖啡、濃 茶等。 8.要有穩定的情緒,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以保持良 好的聲 帶彈性。 9.感冒時儘量減少音聲使用:有音聲障礙時,音聲休息是最好的 方法,不可 使用耳語說話,若 症狀持續二週以上,應儘早看 醫師。 10. 注意說話時情緒的穩定性:在情緒極度高昂時,如盛怒 、悲 傷等, 應避免無限制的發洩音聲。 何時應就醫 總之,聲音沙啞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講話、多休息、補充水份。 如果休息幾天後還是沙啞,就該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一下聲帶有沒有長 東西或有 其他問題了。 參考資料 :黃俊生、邵柏源(2002) ‧耳鼻喉科醫典‧台北:合記。 備註:每 年修訂或審閱乙次。 警語: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 參考使用,無法取代醫師診斷與相關 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您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