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中戴奧辛預警值草案
前言:
依據文獻記載,戴奧辛的毒性,包括皮膚毒性、神經系統毒性、肝臟毒性、致腫瘤及生殖系統毒性等,國際組織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建議每人每月暫定容許攝取量為70 pg WHO-TEQ/kg-bw,如以成人60公斤體重換算,即每人每月可接受之攝取量上限為4200 pg WHO-TEQ。
戴奧辛產生的來源包括自然生成(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工業原料製程的副產物、特定工業製程的燃燒排放(例如工業高溫製程、化學製造、電力與能源利用)、廢棄物焚化、及其他人為的燃燒行為(如露天燃燒、火災、抽煙等)。
戴奧辛不易分解,會持續存在環境,並進入生物食物鏈中,因此可經由呼吸和食入方式進入人體。對此殘存於環境中無法避免之物質,各國均採取相關環境保護措施,由源頭管理,降低或杜絕戴奧辛產生。
另外,由於戴奧辛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是經由食物攝取而來,為降低人體戴奧辛暴露量,以保障民眾健康,目前國際間已有歐盟,依據環境長期殘留累積情形下食品戴奧辛含量之背景值,訂定食品中之行動限值及最大限量值。
目的:
基於國家永續發展的目標,由監測食物中戴奧辛含量,以降低國人從食物中攝入戴奧辛的機會,維護國人健康,並評估國內管制戴奧辛的成效,進而由源頭採取減少戴奧辛污染之措施,特訂定本戴奧辛預警值,作為衛生機關採取管制食品可能遭戴奧辛污染案件之依據。
食品中戴奧辛預警值:
戴奧辛屬油溶性,人體容易透過高脂肪食物攝取戴奧辛,因此針對肉類、魚貝類、乳品類、蛋類及油脂類訂定預警值。
本預警值係參照歐盟對相關食品戴奧辛最大限量所訂定,並考量管理實務及相關配套措施之執行,擬分年逐步實施,其預警值及實施起程如下:
食品類別
食品項目
戴奧辛預警值
實施起程
備註
肉類
牛、羊之肉及其製品
3 pg WHO-PCDD.F-TEQ/g fat
95年3月1日起
不適用脂肪含量低於1﹪者。
家禽之肉及其製品
2 pg WHO-PCDD.F-TEQ/g fat
豬之肉及其製品
1 pg WHO-PCDD.F-TEQ/g fat
肝及衍生產品
6 pg WHO-PCDD.F-TEQ/g fat
乳品類
液態乳、乳粉、煉乳、調味液態乳、乳油、乳酪、乾酪、發酵乳及乳清粉
3 pg WHO-PCDD.F-TEQ/g fat
95年3月1日起
蛋類
雞蛋、鴨蛋及其製品
3 pg WHO-PCDD.F-TEQ/g fat
95年3月1日起
魚貝類
魚及其他水產動物之肉及其製品
4 pg WHO-PCDD.F-TEQ/g fresh weight
96年1月1日起
以濕重為計算基準。
油脂類
牛及羊之油脂
3 pg WHO-PCDD.F-TEQ/g fat
97年1月1日起
家禽類之油脂
2 pg WHO-PCDD.F-TEQ/g fat
豬油
1 pg WHO-PCDD.F-TEQ/g fat
混合動物油脂
2 pg WHO-PCDD.F-TEQ/g fat
植物油
0.75 pg WHO-PCDD.F-TEQ/g fat
魚油
2 pg WHO-PCDD.F-TEQ/g fat
本規定所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係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簡稱PCDDs)及多氯二聯苯 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簡稱PCDFs),未包括平面多氯聯苯(partially coplana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前條戴奧辛預警值濃度,以檢測附表所列戴奧辛污染物所得濃度,乘以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量因子(WHO-TEFs,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加總計算之,並以毒性當量(Toxicity Equivalent,簡稱TEQ)表示。
行政處理:
通報及處理流程:食品經查獲戴奧辛含量超出前述預警值時,係屬偏高,有遭受污染之虞,發現案件之人員或單位,應即時向衛生署進行通報,凡食品原料來自台灣境內者,並應依「HYPERLINK .tw/lawnews/950207b.ppt衛生署農委會環保署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如附圖),對衛生、農政及環保主管機關進行通報,俾利相關機關執行必要之處置措施。
產品處置:
1.衛生機關對於涉嫌污染食品,應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抽查食品業者之作業衛生及有關紀錄,追查可能污染來源,必要時,並得抽樣檢驗及查扣紀錄,同時得命暫停作業,並將同一來源之產品及食品原料暫時封存管制。
2.前述封存食品經後續調查或抽驗,排除其遭受污染之可能性,或由衛生主管機關經風險評估,認無食用安全方面疑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