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世界经济的新均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迈向世界经济的新均衡

邁向世界經濟的新均衡 管中閔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成大論壇 2005. 6. 9 幾個問題 什麼是均衡? 世界經濟體系是否正在變動? 世界經濟體系是否將達到均衡? 我們是否已經體認到新均衡正在形成? 我們是否有機會加入這個新均衡? 均衡 (Equilibrium) 均衡是所有經濟分析的核心 均衡是一種 「長期 」(long-run) 的觀念 均衡是經濟力量相互平衡之下的狀態 短期波動不影響長期均衡 均衡條件的變動才會改變長期均衡 1990 之前的世界經濟 傳統的生產技術 傳統的分工體系  西方與日本研發 ,發展中國家生產  產品循環: 新興發展國家 國家之間的人為障礙  貿易障礙  資本流動的障礙 共產國家 (蘇聯 、東歐 、中國大陸) 並未進入世 界分工體系 1990 之後的世界經濟 生產技術改變 :電子 、資訊 、通信 、網路 新的分工體系  美國為主的上游研發 ,更靈活的下游分工  產品週期變短 國家之間的人為障礙減少  世界貿易組織 (WTO) :貿易障礙減少  跨國資本的快速移動 共產國家重回世界經濟體系 幾個新的趨勢 產品持續創新 ,生產技術與分工方式持續改變  製造業  服務業 WTO 功能不彰 ;區域結盟成為主流 新經濟勢力的浮現  中國大陸  金磚四國 (巴西 、俄國 、印度 、中國) 從 WTO 到區域結盟 WTO 部長級會議  第四屆杜哈會議 (2001.11.9~13)  第五屆坎昆會議 (2003.9.10~14) 區域結盟與自由貿易協定 (FTA)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 歐盟 (EU)  東南亞國協 (ASEAN) ASEAN + 3 ( 中 、日 、韓) 區域結盟與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 2160 萬平方公里 ,人口四億三千萬  2002 年總產值 12 兆美元 EU (25 國)  389 萬平方公里 ,人口四億五千萬  2001 年總產值 9 兆歐元 ASEAN (10 國)  446 萬平方公里 ,人口五億四千萬  2002 年總產值 6 千億美元 區域結盟 ASEAN + 中國大陸  2003 年總產值約二兆美元  FTA (2004. 11. 29) :2010 前關稅降至 0-5% 之間  東協六國 (泰 、馬 、新 、菲 、印尼 、汶萊) 2007 年完 全無關稅 ASEAN 與其他國家  2005 年與日 、韓開始 FTA 談判  印度 、澳洲 、紐西蘭 中國大陸與港 、澳 :CEPA 新的世界經濟體系與 新的均衡正在形成 各國都在努力競爭 在未來的有利位置 台灣經濟結構的轉變與台灣經濟結構的轉變與 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的崛起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的崛起 台灣主要產業產值的變化 紡織業 電子資訊業 製造業 服務業 總產值 1,385 億 691 億 6,689 億 9,106 億 1982 佔製造業比重 20.72% 10.34% 佔 GDP 比重 7.29% 3.64% 35.21% 47.93% 總產值 1,409 億 7,684 億 25,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