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背后解读浙江省的劳资关系丶协调机制和宏观背景.pdf

经济增长的背后解读浙江省的劳资关系丶协调机制和宏观背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业人口的11.7%,达到87: 4.1倍。在可以预见的将著 体制改革等制度变革因j 长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jj 私营部门在发展中 了与自身相适应的存在F 前,由于我国调整劳资关 盾已经在广泛的社会层 2003年8月的一份资料中 现许多问题。劳动争议身 度增长,远远高于GDP的 议案件的数量是1995年f 万方数据 身,并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市场经 益的行为。政府需要加快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 济体制走向等问题发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当前 设和增强劳动执法力量,充分培育和发挥非政府 在分配失序、农民工和外来工问题、劳资纠纷快 组织(工会和雇主组织)的作用,积极建立有效的 速增加、不公平竞争(包括“反倾销”)、内需不足、 劳资关系调整体制。 三产发展滞后和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偏斜等问题 报告分为六个部分:GDP和就业的增长格 的深处,都可以看到失衡的劳资关系在发挥着某 局;增长背后的劳资矛盾;劳资关系各方的目标 种基础性的催化作用。但是,在国家层面的有关 和行为;劳资关系调整机制;国际比较和评论;建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中,都有一种反映,即现在缺 议和宏观展望。 乏在宏观上对劳资矛盾和解决方式的全面分析。 一、GDP和就业的增长格局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了解劳资矛盾的具体情 1979—2003年,浙江省GDP年平均增长约13%, 况和探索完善劳资关系调整机制的途径,2003年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约2%。人均GDP已经从1978 末课题组在浙江省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企 业进行了典型调查。为了配合浙江地区的调查, 些增长指标在全国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课题组同时在国家层面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 浙江省是私营部门比较发达的地区,私营部 行了相关调查。 门在当地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 浙江省私营部门的发展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 年,浙江省GDP的构成中,个体私营经济占的比 响力。一家全国性媒体称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 重为52.1%,比上年上升7.1个百分点。全部非公 标杆”,温州又被称为浙江省的“先驱和典型”,是 有制经济(含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 “朝圣取经”的地方。①浙江的私营资本也在涌向全 比重为59.5%,比上年上升6.5个百分点。⑧ 国。同时,浙江也是公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先锋省。 2002年,浙江省私营部门的就业总人数是 2002年底,全省96.7%的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已经679.6万人,居全国第一。其中私营企业的就业人 完成改制任务;88.9%的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 数是404万人,居全国第一;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 已经实现劳动关系转换,涉及企业1.52万家,涉及 是275.6万人,居全国第六位。私营部门的就业人 职工181.4万人。②因此,了解、分析浙江省的劳资关 员占全省就业人员总数的23.8%。当年城镇薪增 系状况和调整机制的发育情况是有典型意义的。 就业人员72.7l万人,流向私营部门44.98万人,其 报告的基本结论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和公平 比重达到61.9%。 的经济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 浙江省私营部门主要集中在乡村。在私营部门 应该在劳动市场中加强调节作用,针对垄断因 的就业人员总数中,乡村就业人员占58.7%(399.1 素,采取反买方(雇主)主导的政策立场,制裁买 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41.3%(280.5万人)。㈤ ①《中华工商时报》2003午10月28日。 ②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加元《关于全省劳动法执行情况的报告》。 ③《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公报》,浙江省统计网。 ④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出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