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的绿建筑定义 张世典教授对「绿建筑」下的定义: 在建筑生命周期 (生产、规划、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 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 效利用资源、最低环境负荷的方式与手段,建筑最安全、健康、效率及最安全、健康、效率 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的目标。 另外,林宪德教授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在建筑环境上种树植栽的绿化而已,而是一 种对于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环保设计理念,是一种强调与地球环境共生共荣的建 筑环境设计观。 张世典教授、杨谦柔研究生认为:绿建筑就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以最节约能源、最 利用资源与最少废弃物产生的方式来营造安全、健康、舒适、效率、环保及低环境负荷的居 住空间,并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且永续发展之目标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人因为居住需求而产生建筑开发行为,因而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冲击影响。因 此,如何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当中使人类的居住行为与营建活动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最小,并且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就是绿建筑的设计手法与理念 具体指标: 一、生物多样化指针(6 项指标) 包括社区绿网系统、表土保存技术、生态水池、生态水域、生态边坡 / 生态围篱设计 和多孔隙环境(浓缩自然) 二、绿化指标 包括生态绿化、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浇灌、人工地盘绿化技术、绿化防排水技术和绿化 防风技术 三、基地保水指针 包括透水铺面、景观贮留渗透水池、贮留渗透空地、渗透井与渗透管、人工地盘贮留 四、日常节能指标 (1) 相关技术: 建筑配置节能、适当的开口率、外遮阳、开口部玻璃、开口部隔热与气密性、外壳构造及材 料、屋顶构造与材料、帷幕墙 (2) 风向与气流之运用: 包括善用地形风、季风通风配置、善用中庭风、善用植栽控制气流、开窗通风性能、大楼风 的防治、风力通风的设计、浮力通风设计、通风塔在建筑上的运用 (3) 空调与冷却系统之运用: 包括空调分区、风扇空调并用系统、大空间分层空调、空调回风排热、吸收式冷冻机及热源 台数控制、储冷槽系统、VAV 空调系统、VRV 空调系统、VWV 空调系统、全热交换系统、 CO2 浓度外气控制系统与外气冷房系统 (4) 能源与光源之管理运用: 包括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照明光源、照明方式、间接光与均齐度照明、照明开关控制、开窗 面导光、屋顶导光与善用户外式帘幕 (5) 太阳能之运用: 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电池 五、二氧化碳减量指标 包括简朴的建筑造型与室内装修、合理的结构系统、结构轻量化与木构造 六、废弃物减量指标 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营建自动化、干式隔间、整体卫浴、营建空气污染防制 七、水资源指标 1 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计划、雨水再利用与植栽浇灌节水 八、污水与垃圾改善指标 包括雨污水分流、垃圾集中场改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与厨余堆肥 九、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 包括室内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生态涂料与生态接着剂、生态建材、预防壁体 结露 / 白华、地面与地下室防潮、调湿材料、噪音防制与振动音防制 各分项 屋顶构造及材料 热湿地区纬度较低,屋顶接受极大日射热,,屋顶节能要考虑之因子如下: 1.增加屋顶的遮阳能力:水平天窗会使 ENVLOAD 值剧增,台湾水平方位的日射量为南向 的2.78 倍。每在水平面开一面窗,在南面就必须减少 2.78 倍的开窗面积,可考虑改成侧向 型天窗改善,避免大量的水平日射。 2. 增加屋顶的隔热能力:屋顶隔热层设在外侧较佳,并且加以利用屋顶空气层可以达到隔 热与通风的目的。 技术原理说明: 外壳构造及材料 不透明部分的外壳之节能特性主要与壁体的热传透率(U 值)即隔热能力有关,但是它也承 受来自日射的吸热影响,因此增加隔热性能与降低日射吸热因子是其节能之道。 外墙构造应以能减少外界热量侵入为必要条件,在使用隔热处理时,必须配合建筑物之使用 型态而决定,过份隔热对于室内发热量大之建筑物反而会增加其空调负担,应配合合理的遮 阳设施及良好的通风计划以减轻外墙之受热量。就外表面材料而言,以使用明度较高之表面 材料增加反射率为宜,通常以浅色材料为佳,白色墙体具有 90 ﹪之反射率而一般红砖混凝 土建材则在 10﹪~50 ﹪之间,相差颇大。 就外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