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 西北农业大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声 明 本电子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数字出版,相关权利归中国农业出版 社拥有。读者、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著作权的权利人如有 疑问,请与中国农业出版社联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邮编:100026 电话:010010 E-mail:lishanzhao@ 中国农业出版社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F Y (第二版〉 西北农业大学主编 农学专业用 农业出版社 第二版前言 初版试用教材自 19 8 1 年 11月出版以来,在教学、科研和指导农业害虫防治实践等方 面,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 7制 改革的 深入,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的 要求, 农牧渔业部于1 986 年6月 发 出 通告, 要求本教材 仍由原主编单位邀请3-5人,在原有试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改编工作,以便充实新的 内容,克服原教材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这是完全正确和适时的。 初版教材由全~16所高等农业院校28位农业昆 虫 学者集体编写 而成。 由于 当 时要求教 刻内容面向全国,参加编写的人员又多,因此国内各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几乎应有尽有, 因而教材篇幅过于庞大,很不适于农学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在这次修 订讨论和征求意见中,一致认为,除昆虫学基础都分应增新除旧,加强理论基础,仍接 原来的系统性进行编写外,农作物害虫部分,则应根据农学专业要求,只能编写主要作 物的主要害虫,即粮、棉及泊料作物等主要害虫。至于烟、麻、糖及绿肥作物等害虫则未 到λ。此类害虫在校可根据当地具体需要编写补充教材,则更切合实际需要。 此次修订,在各章的开头,首先写出简明的摘要,说明学习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性,为初学者对本章先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此外, 在编写农作物害虫各论时,在编完每一类作物害虫的最后,有的还增加了总结性的系统综 合防治措施,以便加深巩固学习效果,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试用教材中 有些不正确的插图,本次也都作了修改;有些昆虫学名也作了订正。 在这次教材编写中,始终坚持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农学专业的要 求,加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农业上的实用性,使教材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 于我们水平所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指正。还需说明,在教材修订过程 中,西南农业大学王辅和封昌远二位教授也提供许多宝贵意见,均致谢意1 在品者 第二版编写人员 者 农 编 农 农 学 农 学 学 静 学 渊 钟 麟 锡 祥 锡 祥 编 主 业 业 业 业 西 南 河 南 茵 北 茵 北大 大 大 大轩 贺 吕 吕 袁 锋 刘 绍 友 第一版前言 本教材由全国十六所农业院校部分教师参如编写。全书共分两篇。第-篇昆虫学基 础s主要讲授昆虫的特征、体躯构造、解剖生理、生活习性、分类鉴定、生态环境、调查 统计、预测预报和害虫防拾的原理及方法,为初学本课程打下基础。第二篇农作物害虫z 分别讲授地下害虫、粮、棉、泊、糖、麻、姻、绿肥以及贮粮害虫。每种害虫除介绍分布 为害外,重点阐述其形态识别,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测报方法和防治 措施。在室内外实验的指导下,使同学学后能用之于实践。此外,在章节均配有必要的插 图,文、图结合,便于同学自学。 我国幅员辽阔,害虫种类繁多,地区性差异很大。在讲授时,~较可根据当地农业害 虫发生情况对本教材作适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