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兽医中药215味 丁璟昌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正确掌握和运用中药 前人有 “为医者 ,当洞视病源 ,知其所犯 ,然后命药。 药性刚烈 ,犹如御兵,兵之猛暴 ,岂容妄发,发用乖舛 ,损 伤更重”之说 。意思是说,用药如同用兵一样 ,用之得当, 能够立刻解除病痛 ;相反,用之不当,就会使疾病恶化 ,甚 至危及生命 。因此 临床要求每个 中兽医大夫正确地使用药 剂。 要想正确地使用中药,就必须熟练地掌握它。然而 由于 药味多 ,且每一味药又包括许多项 目 (如基源 、性味、归 经、功效、应用、用量 、禁忌等 ),加之每味药的功效、主 治又不止一个 ,因此相当难记 。许多中兽医工作者都为 “需 要记 ”而又“记 不住 ”所苦 。鉴于此 ,本人就运用 中药 的一般 规律 、用药需注意些什么及怎样记中药谈点看法,供初学者 参考。 第一节  掌握 中药的一般规律 药物 的运用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 ,离开临床而研 究药 物,必然会脱离实际。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根据药物作用于 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而作出的归纳 ,可 以说是一般运用中药的 规律 。如果不按这个规律,便不能很好地使用药物治病 ,所 谓规律 ,包括 四气 、五味、升 降、浮沉归经等 。兹分别介 绍如下: 〈一〉性味 所谓药物的性味,就是四气五味。 、 四 气 所谓气 ,即是药物的性 ,所以又称之为四性 。四气是指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这四种不同的药性 ,都是 古人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 出的概括性的归纳。例如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知道它具 有 寒 凉 的性质 ;能治疗寒证 的药物 ,便知道它具有温热 的性 质。 寒和凉 ,温和热 ,只是程度上 的不 同,如微寒相 当于 凉 ,大温相当于热。因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实际 上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 是绝对不 同的。 一般说来 ,寒性凉性的药物 ,都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 等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 热性温性的药物,多有祛寒助 阳、温中通络等作用 ,常用于阴证、寒证 。现列表如下: 功用  清热、泻火、解毒、养阴。 阴 适应症  阳证、热证。 次于 (凉 寒) 例药  如黄连 、黄芩 、黄柏 、石膏、金银 花、连翘、生地、麦冬、玄参等。 功用  祛寒、助阳、温中、通络。 阳 适应症  阴证、寒证。 次于 (温 热) 例 药  如 麻黄 、桂 枝 、 附子 、 肉桂 、干 姜、党参、黄芪等。 此外还有一种平性 的药物 ,其偏胜之气不很显著 ,作用 比较和缓 ,在寒证或热证都可配用 。这些药物实际上仍有偏 温、偏凉的不同,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 以习惯上仍称为 四气。 、 五 味 所谓味,即是药物的味道 。五味是指辛、甘 、酸、苦、 咸五种不 同的味道 。五味不仅可 以用味觉来辩别,更重要的 是通过长期用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此外 ,有些药物具 有淡味和涩味,实际上涩与酸是不可分离的,而淡味 有它自 己独特的作用 。至于其 阴阳属性,则辛、甘 、淡属阳;酸、 苦、咸属阴,其作用列表如下: 发散 适用于表证 ,药如麻黄、桂枝、羌活、 薄荷等。 辛 行气 适用于气 喘症 ,药如木香、香 附等 。 活血 用于血瘀症 ,药 如 川 芎、红 花 等 。 润养 适用于某些虚证,药如菟丝子等。 补益 适用于虚证 ,药如党参、熟地等 。 阳 甘 缓急 适用于拘急疼痛,药如甘草、饴糖等。 缓和药物 的偏性,药如大枣等。 和中 适用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