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 汪新建著.pdf

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 汪新建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和 工作节奏 的加快,各类心理疾病和心理 问题 的发生率迅速地攀 升 ,据联合 国的国际卫生组织在 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材料显 示,我国 理障碍 已 占疾病总负担 的 ,且这个数字还有 增长的趋势。鉴于此,除了原有在一些医院内设有心理门诊和心 理病房外,许多学校、社区和部队等也纷纷建立起心理咨询或治 疗的机构。另外,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于近期还颁布了关于对专 业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经过考试,获取心理咨询师的行业资格的 规定。与此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国人心理疾病的产 生及其治疗 问题的研究,亦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从总体上 看,我国的心理治疗无论在理论研究或治疗实践上水平还很低, 要达到根据 中国人 自身的特点对心理疾病的产生和治疗做出本土 化的解释这一 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就 目前状况而言,准确、系统地研究和考察西方心理治疗理 论和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我们要提高 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达到心理治疗本土化这一最终 目标 而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通过这一努力,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国 外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开阔思路、吸取精 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还可 以尝试对其 进行评判,并从中寻求对我国发展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启 发和借鉴意义,为心理治疗本土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拟对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进行系统地研究。 为此,本书将选取较为宏观的视角,把 心 理 治 疗(咨询 )作为一 第 2 页 个专门的领域,以考察其心理治疗范式的发展、转换及其整合的 趋 势 。“范 式 ” )这一概念是 由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 在其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的,由于在该书中,库恩曾在 多种意义上使用此概念,故造成人们在理解上的许多歧义。本书 把这一概念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并在使用时做了适当的界定,即 这里所谓的心理治疗范式是指由一系列相关概念和推论所构成的 对心理疾病之独特的理论解释 以及在这些理论解释指导下的治疗 方法和技术。每种范式都包含若干特定的心理疗法 ( ,这些心理疗法都有着大体相似的关于疾病的解释和大体相 似的治疗技术。通过对心理治疗范式之转换、整合的分析,笔者 力求清 晰地勾勒 出如下 的发展脉络 ,并揭示其 内在 的特 点和 规律: 在摒弃传统精神病学关于机能与结构相对应这一范畴的基础 上,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心理治疗范式 经典精神分析。这 一范式 人的精神看成是一个能量发泄和反能量发泄之此削彼长 的过程,人的心理疾病便是这种 内在冲突的结果。心理治疗的关 键在于让患者在意识层面上理解存在于 自己内心的冲突,即获得 对 问题的领悟。受经典精神分析之科学主义精神的影响,强调行 为控制与行为调整的科学主义治疗范式 以自然科学为楷模,把理 论基础建立于条件反射学说之上,最先的表现形式是行为疗法, 主张运用交互抑制、消退和强化等原理来解决人们心理和行为上 的问题 。其后又表现为认知 行为疗法 。人文主义治疗范式是受 经典精神分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现象学和存 在主义哲学的看法而产生的。它强调 自我的异化是心理疾病得以 产生的根源,所谓心理治疗就是要找回本真的自我。围绕着这一 中心,人文主义治疗范式展开了自己三个基本的主题:从注重技 术转向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的精神层面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主 张个人须承担起选择的责任 。从 世纪 年代 以后,人们开始 探讨治疗范式的整合问题。可以把心理治疗范式的整合划分 为 三 第 3 页 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把握:其一是技术层面上的整合,也即技术 上的折中;其二是对各范式和各心理疗法 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