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第一讲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背景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变化中的管理实践 第一节 历史背景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认清现实;只有研究和认识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才能把握管理理论的时代精神。管理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 早期的管理思想 人类的管理活动或管理实践几乎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 旧约全书的“出埃及记”中记载: 希伯来人的领袖摩西做事情事必躬亲,其岳父对此提出了批评: “你应当把有才能的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充当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 “他们应该对每一件小事做出判断,但每一件大事,他们应该向你报告”。 这体现了管理的分权原则、授权原则和例外管理的思想。 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颁布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其中许多条款都与经济管理有关,如控制借贷、最低工资、会计和收据等。 我国古代的典籍也有大量的有关管理的记载和论述: 《周礼》中有对行政管理制度的具体叙述,《墨子》、《孙子兵法》、《三国志》等书中对于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用人等都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全长6700公里,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滩上,总共动用了40多万人工,为人类最伟大的管理实践之一。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管理理论却最先出现于西方,而且时至今日,仍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这不能不发人深省。因此,这里介绍的主要是西方的管理理论。 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亚当?斯密(Adam Smith)。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创建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在价值论上,不仅论证了劳动价值论,而且还确定了这一原理的最早理论体系。他的深刻见解为后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针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分工理论,构成了管理学的理论前提和技术前提。 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和“劳动分工”的理论。他以别针工厂为例,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如下: 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机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作多个人的工作。 斯密提出的分工思想,直接导致了管理学的诞生。从数学家巴贝奇到工程师泰罗,都秉承了斯密的分工理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不仅强调生产技术的分工,而且主张组织结构的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泰勒所主张的计划与执行分离、计划室与车间分离、职能工长制,都是以分工为出发点。而分工势必带来相应的协作和统一问题,由此使管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织任务,同时也使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管理的各种技术手段,都与生产分工有关,并进而发展为组织分工和管理分工。 “经济人”观点是斯密的另一大贡献,他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他的这一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对资本主义管理的实践和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斯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但学界公认经济人假设的始祖是他。他在《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被广为征引的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在斯密看来,生产者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不是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和恩惠,而是出于生产者“自利的打算”。人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普遍性,每个人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利己”。人们的自利行为,不是出于任意的想象或盲目的冲动,而是以可以理解的方式即比较利害得失的方式进行的。 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沿着斯密的思路,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并由此推论出边际效益递减学说。 1836年,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这门学问的哲学方法》中,给出了经济人假设的标准定义,即“把人看做必然是在现有知识水平上以最少劳动和最小生理节制获取最多必需品、享受和奢侈品”。至此,经济人假设基本定型。 当代管理学家沙因,把“经济人”假设具体归纳为四点。第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第三,人以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