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心理健康的钥匙 吴薇莉主编.pdf

握住心理健康的钥匙 吴薇莉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一、何谓健康和心理健康? 无病 健康 吗 ? 小李 ,一位 岁的电信服务员,近半年来一直 不断地到各大医院检查她 的腹泻的原 因,并做 了每 一个相关的临床诊断性测试 ,医学上没有发现任何 疾病症状,但她仍然确信 自己躯体肯定有 问题 ,在尝 试 了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后,她接受 了心理治疗 ,才得 到解 决;小刘 ,研 究生 ,一位看来很健壮 的小伙子 ,总 是害怕与异性谈话 ,更怕与对方 目光接触,为此影响 到他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整天在紧张、 焦虑 中度 日。他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却遭到 家人 的极力反对和指责,认为他根本没有病 ,看什么 医生 ?小李和小刘在躯体上都没有病 ,但他们是健 康 的人 吗 ? 从第一个事例来看 ,小李似乎是身体异常,应该 是 内科大夫的事 ,但这个 困境最后却在心理领域得 以解决,这说 明我们通常提 出的躯体紊乱可能是心 理冲突引起 的不愉快,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点,仅 从生理指标上寻找病 因;从第二个案例看 ,小刘 的焦 虑紧张旁人难 以看到 ,所 以其家人不能理解他为什 么好好 的要去看医生。他们 的情况虽然满足生理健 康 的标准,但从心理健康 的角度看 ,就存在不健康 因 素 了。 传统上 ,我们通常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 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 的加快、生存压力 的增大 ,虽然 生活水平不断地在提高 ,医疗条件越来越完善 ,却有 更多的人对 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 。换句话说 ,一 个人可能会没有疾病 ,但他仍然不能完全享有满意 的生活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 的经历 :当身体有病时, 常容 易烦躁 不安、情绪低落;而 当生活 中遭遇挫 折而 沮 丧 焦 虑 时 ,往 往 会 食 不 知 味、失 眠、头 痛 等 。长 寿 学者 胡兰 夫得 曾说:“一切对 人 不利 的影 响 中,最 能 使人短命和夭亡 的是不 良的情绪和恶劣 的心境 。” 所 以,健康必须是躯体强壮和精神充满活力 的一种 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 )将 健 康 定 义 为:“身 体、 心理和社会都趋于完满 的状态 ,它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 或虚 弱 。 年 , 提 出健康还包括道德健 康 ,由此可 以看 出一个完满健康 的人应该从 四个方 面 考 察:第 一 ,在躯 体 方面 ,健康 就 意 味着 一个人 能 享受精力充沛 的生命 ,有 能力去追求美满 的生活和 探索环境 ,即躯体没有疾病 ,这是传统意义上 的健 康 。第二 ,一个健康 的人能充分享受情感 的实现和 自尊 ,这两者都是积极 的精神健康 的表现 ,即一个健 康 的人应该是 自我感觉 良好 ,没有 明显不 良情绪 困 扰和 行为 问题 。第三 ,有 良好 的社会 适应 力 ,这 不仅 体现在有亲密 的社会人 际关系 ,还体现在 能胜任正 常 的学 习、工 作 而 并 不感 到疲 劳 。第 四,有合 乎社会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规范 的道德 品质 ,有恰 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而能 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同。 由上图可知,健康与疾病不是截然对立的双方, 而是 同一连续体 的两端 ,二者处于动态变化 中,并可 以相互转变,据联合国卫生组织 ( )的调 查 ,全 球完全有和完全无心理疾病 的人只 占人类总人 口的 和 ,而 的大多数人多居于健康与疾 病 之 间的亚健 康状 态 ,即“第 三种 状态 ”,其 间生理 的、心理 的和社会适应等 因素都会影响着人的健康 状态 。所 以,当一个人称他无病时并不等于说他就 是一个健康 的人 。 精神正常 精神不正常 同样 ,如上 图所示 ,在 人类 的精神领域 ,如果把 精神不正常看作黑色,把精神正常看作 白色,那么大 多数人都处在黑色与 白色之间的地带,即灰色区域, 这是一些非器质性精神痛苦 的总和 ,包括心理不平 衡、情绪 障碍、行为 问题等 ,它们均 不 同程度地干扰 了人们 的正常生活 ,灰色 区域又分为浅灰色区和深 灰色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