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第27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1 号-第 27 号 目录: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1 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2 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3 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4 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5 号——经济性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6 号——效果性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7 号——效率性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师 监督 评价 咨询 服务 1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21 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法,提高审计效率,根据《内 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控制自我评估,是指由对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负有责任的组织相关管 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法来协助内部控制 的审查和评价。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控制审查与评价之前应适当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法,根据控 制自我评估报告考虑审计重点,以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的实现。 第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制定控制自我评估计划,召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 自我评估,并做好组织、协调与记录工作。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与范围,确定控制自我评估的内容。控 制自我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确定组织整体或职能部门的目标,识别其主要风险; (二)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三)确认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存在严重风险的业务环节; (四)评估组织非正式的控制及其有效性; (五)评估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运作效率; (六)对控制自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担任控制自我评估的召集人,并加强对控制自我评估过程 的督导。 第三章 控制自我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法时,一般包括以下主要程序: (一)制订控制自我评估的计划; (二) 与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就控制自我评估的目的、内容及程序进行事先沟通和交流; (三) 确定控制自我评估的时间与方法; (四) 召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开展控制自我评估; 2 (五) 在控制自我评估过程中做好协调与记录工作; (六) 在控制自我评估过程结束后,及时反馈并提交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用控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