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团队与团队精神
开篇破题
故事:古老的故事
古人云:人心齐 泰山移
“团结就是力量”
缺乏“团队精神”的群体是乌合之众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
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
一个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必须
有“团队精神” 。
2
比尔·盖茨认为
有人问比尔·盖茨:
“假如你现在离开微软,是否还
能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
比尔·盖茨果断地回答:
“能。前提是我必须带走100人
的团队。”
3
内容梗概:
团结协作与团队建设对领导者和员工意
味着什么?
高效团队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
团队成员的相互信赖、协作和进步。
团队中的多数人如何激励。
团队中的少数人如何引导。
怎样将团队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等内容。
4
1.为什么人多力量却不一定大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其实,在群体组织
中,并不必然得出1+12的结果。
德国科学家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
参与测试者被分成四组,每组人数分别为一人、二人、
三人和八人。瑞格尔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
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
人们的意料:二人组的拉力只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
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
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
人拉力总和的49%。
拉绳实验结论:1+1<2,即整体小于各部分之和。
5
结论:
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
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
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
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
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
和的协同效应。
6
(续)
在这里要注意细节问题:《细节决
定成败》
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将难成大事;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
一盘散沙;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难
以强大。
7
2.“以一当十”和“以十当一”
显而易见,以一当十并不难,我们的社会太强
调英雄,总在强调“以一当十”,但是,难的是”
以十当一”。
因为“以一当十”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一
个人的潜力就行了。而”以十当一”则不
同,它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十个人的潜
力,而且要使这些潜力朝着一个方向使
劲,最后形成合力。
8
案例:曾国藩的湘军
湘军在当时是唯一能够与太平军相抗衡的部队。曾国藩是这
样来组建湘军的:利用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的关
系,把一些忠于自己、有能力的人任命为军官,由他们负责
组建各自的营队;这些营官再利用亲戚、朋友、同学、老乡
的关系,招募下级军官;依此类推,下级军官再用相同的办
法招募自己的士兵。这样,曾国藩就组建了一支以亲戚、朋
友、同学、老乡关系为纽带,以利益为目标,效忠于自己的
军队。可见,湘军有着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是与国家利益
相悖的,但在当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却非常有效地起到了
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作用。
曾国藩当年在编练湘军的时候,曾设想湘军能够在训练时以
十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