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产品责任法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责任法概论

第六章 产品责任法 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600万美元,其中100万为人身损害赔偿,500万为惩罚性损害赔偿。美国驻华使馆送来美国法院传票,传中国外交部长到庭应诉,被中方拒绝。美国法院声称,如中方不出庭应诉,美方可根据原告单方面请求,作出不利于被告的缺席判决,并随时对中国在美国财产予以扣押。 本案是一起涉外产品责任案件。 思考: 本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第一被告,是否合适?是否要赔偿?(国家豁免权,不承担责任) 本案的第二、三被告是否要承担责任?(制造商、经销商要承担责任) 本案最后是以庭外调解方式结案的。原告撤诉,接受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征募的救济金95000美元。 补充思考:原告能否基于买卖合同要求制造商或销售商承担产品不合格的违约责任?(可以,但基于合同约定要求的赔偿有限,不如追究产品侵权责任要求的赔偿高)——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择一行使。 “缺陷”的含义: 1.产品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商业销售标准 2.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 3.产品具有潜在的缺陷 4.不真实的广告或没有提醒消费者注意 缺陷的种类: 设计缺陷 生产缺陷 警示缺陷 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产品存在缺陷 2.有损害事实存在 3.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 1.生产者:生产制造者、加工者、修理者、运输者和仓储者。 2.销售者:出口商和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 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案例 2003年6月9日,中国公民石某从某商品批发店购买了40箱啤酒,并且用卡车将啤酒拉回家中。当石某卸货至第36箱时,其中一瓶啤酒突然爆炸,致使石某右眼球受伤,后因医治无效,石某右眼失明。由于石某在运输和搬动啤酒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于是他向某商品批发店要求赔偿,但商店称啤酒瓶的爆炸可能是由于厂家生产时质量不合格而致,自己并没有过错,因此要石某向厂家索赔,石某遂诉诸法院。 问:法官该如何判决? 分析: 生产者或销售者都应对不合格产品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石某起诉的是商品批发店,故法院应判决商品批发店赔偿石某的损失。 按照疏忽责任原则,原告必须提供的证据: 1.产品的缺陷是由于被告的疏忽造成的; 2.原告的损失是由产品的缺陷造成的; 3.被告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按照疏忽责任原则,可以作原告的: 1. 合同当事人 2.第三方受害人 案例 张先生刚买了一辆别克汽车,带着好朋友遛弯,行使不到20公里,车翻,张先生和其朋友都受重伤。后有关证据证明,车翻是由于一车轮在制造上有缺陷,如果事前,别克公司对车轮进行了合理的检查就能发现该缺陷,但是别克公司没有这么做。 问:1.本案,张先生能要求别克公司赔偿吗?有几种赔偿方式? 2.张先生的好朋友能要求别克公司赔偿吗?如果能,该以什么理由? 案例 分析: 1.张先生与别克公司有买卖合同,可以合同违约或产品侵权之中的一种方式起诉。如果以产品责任方式起诉,因为别克公司没有尽到合理的检查义务,根据疏忽责任原则,别克公司应该赔偿侵权损失。 2.能,疏忽之诉。 产品责任法的疏忽责任原则虽然突破了“直接的合同关系”,但是原告仍然负有证明产品制造人有过失的义务,而这往往是很困难的。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美国法院经过努力,又提出了担保责任原则。 明示担保 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对产品性能的说明。 如:某洗洁精在其标签上注明:不伤手。如果消费者用了,发现伤手,则可以追究生产者或销售者未尽到明示担保义务的责任。 案例:李某买了一宝马汽车,汽车说明书上说,挡风玻璃不会破裂,但一天,李某开车时,突然挡风玻璃被飞来的一小石头击碎,玻璃碎片伤了李某眼睛。问,李某能否要求宝马汽车公司赔偿? 默示担保 根据法律规定,卖方向买方交付的货物应当达到某种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则买方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如,食品生产厂家,必须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如果由于食品不卫生导致消费者受害,则消费者可以凭生产者未尽到默示担保义务起诉。 担保责任原则,让要求受害人证明一系列的问题:p266. 这还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严格责任原则横空出世。 严格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规则原则,我国也采取此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的含义: 是指只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因缺陷造成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不论生产者是否有过错,均应向受害人赔偿。 按照此原则,受害者只要证明产品有缺陷,并且自己的损害是由产品的缺陷造成的,生产者或销售者都应负赔偿责任。 注意:三种规则原则当今社会都适用,但适用最广的是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的抗辩——生产者或销售者不赔偿的理由 1.使用者非正常使用 2.使用者甘冒风险 3.产品缺陷是将其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不能发现的 4.产品缺陷是由于遵循政府的强制性规定而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