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氧化硅的改性及其性能测试-应用化学专业论文.docxVIP

介孔氧化硅的改性及其性能测试-应用化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孔氧化硅的改性及其性能测试-应用化学专业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Mesoporous Silica Master Candidate:Lu Qiuyue Supervisor:Chen Zhigang Major:Applied Chemistr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Chemistry Biology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June,2014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摘 要 介孔二氧化硅由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孔径均匀可调、易于功能化等特 性,在化学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设计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未经改性的介 孔氧化硅往往缺少活性位,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介孔氧化硅进行改性以 提高其物理或化学性能。原位直接修饰、后处理、固相法或者改进合成途径都是常规 的提高介孔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我们采用固相研磨法在介孔氧化硅中引入 活性 Al 物种;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分级孔 SiO2-C 复合材料;在介孔材料的 合成过程中引入生物模板,制备出新型的介孔材料。 首先,用简单的固相研磨方法成功将铝物种引入介孔 SBA-15 材料中,合成含铝 介孔 SBA-15 材料(GAx)。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的 Al/Si 摩尔比(rAl/Si),在介孔二 氧化硅体系中引入不同量的 Al 物种。这些铝物种主要以骨架的形式高度分散在 SBA-15 中,保留了传统 SBA-15 的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且与传统的 SBA-15 相比, 这些 GAx 固体材料显示出更好的吸附能力,更重要的是,固体研磨的样品也具有比 浸渍的 Al-SBA-15 的样品更好的结构和吸附性能。 其次,我们以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的微米级网络状疏松大孔结构的膨胀石墨为碳质 材料基体,然后引入 TEOS 为多孔氧化硅前驱体,通过水解缩合等过程,使介孔二氧 化硅成功生长到碳层上,获得氧化硅-碳复合材料 SEG-x。复合材料保留了二种材料 的优点,且获得了分级多孔的结构,使其在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方面体现了优势。 再次,由于山茶花瓣本身存在分级多孔结构,我们采用山茶花为生物模板,简单 浸渍焙烧后去除模板,得到仿生形态的多孔硅材料 HSx,该材料保留了山茶花的分级 多孔结构,且吸附能力远远强于商用模板剂合成的介孔 SBA-15。 最后,我们结合软、硬模板两种方法,采用棉花作为硬模板,P123 为软模板合 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PC-x-Y。所得材料的晶胞参数可以通过改变棉花与 SiO2 的质量 比或水热陈化温度来调控,所得 PC-x-Y 样品都具有与 SBA-15 截然不同的短轴状形 貌和许多开放的毛细孔道。 关键词:杂原子引入;介孔氧化硅;模板法;吸附;亚甲基蓝 苏州科技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attract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chemical, environmental, novel material-design fields, 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large pore volume, uniform and controllable pores. However, pure siliceous materials are lack of active sites, so further modification is generally needed when mesoporous silica is applied in real industry process. Normally,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soporous silica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methods of in-situ modification, post treatment, solid grinding or the adaption of new synthetic strategies. Based on these, Al specie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esoporous silica by a solid grinding method, then a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