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中央集权(下) 董原.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宋朝中央集权 (下) 编者董原 目 录 北伐战争和道学统治的确立 1 南宋经济的发展,封建剥削的加强和农民起义 43 宋朝的灭亡 86 1 宋朝中央集权(下) 北伐战争和道学统治的确立 一一六一年,金帝完颜亮(海陵王)在军中被杀, 金世宗即皇帝位。一一六二年,宋高宗退位,传位给孝 宗(赵昚。从此,宋、金对峙的形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金朝统治者着力巩固它的封建制统治,不再发动大规模 的南侵战争。南宋王朝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北上抗战 收复失地;一是维持现状,在江南苟且偷安。南宋统治 集团内由此形成抗战派和妥协派两个派别。孝宗、张浚 发动第一次北上伐金的战争,遭到了失败。宁宗、韩侂 发动了又一次北伐战争,再次遭到失败。以史弥远为代 表的投降派控制了南宋王朝。 (一)北伐战争的失败 宋朝自真宗以来,历代皇帝都是太宗的子孙。高宗 无子,收养太祖七世孙赵昚太子。孝宗即位,皇权又转 入太祖一系,在当时统治集团中起着一新耳目的作用。 孝宗在做太子时,就积极主张抗战。金完颜亮南侵,投 降派纷纷要求退守,太子上书反对,请求亲自作前锋抗 敌。给太子讲儒学的王府教授史浩,力言太子不能领兵, 改请随高宗去建康。孝宗刚一即位,就召见主战的大臣 张浚,说:“久闻公名,今朝廷所赖惟公。”张浚大力陈 说主和议的错误,劝孝宗坚持进取。孝宗任命张浚为江 淮东西两路宣抚使,统帅军马,加少傅,封魏国公。七 月,孝宗又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依官礼改葬, 岳飞的子孙也都特予录用。岳飞父子因抗金得胜而被害, 引起人们长久的怀念和不平。抗战派官员和太学生多次 2 宋朝中央集权(下) 上书为岳飞讼冤。高宗当然不予理会。孝宗即位,起用 张浚,追复岳飞,表明对抗战派的支持。朝野上下,为 之一振。 一一六三年初,张浚进为枢密使。史浩为右相,陈 康伯为左相。孝宗又起用遭到秦桧诬陷,流落二十年的 辛次膺(音鹰yīng)同知枢密院事。被秦桧以“妄议和 好”的罪名贬斥的胡铨,也被召入朝。朝中的秦桧党人 都被驱逐。从此,抗战派在朝中占了优势。右相史浩, 成为朝中妥协派的代表。 完颜亮南侵时,吴玠自四川出兵,一举收复秦凤、 熙河、永兴三路地区。史浩作相,草拟诏书,勒令吴玠 撤退。川陕宣谕使虞允文极力反对,当面向孝宗陈说利 害。孝宗又后悔说:“史浩误我!”再次下诏要吴玠自己 决定进止。但吴玠接到前一个诏书,不敢违抗,已开始 被迫撤军。金兵追击,宋兵大溃败。原来已收复的地区, 又被金朝夺去。 张浚出帅江淮,作北上抗战、恢复失地的准备。抗 战派纷纷建策北伐。史浩又出来反对,主张修筑瓜洲、 采石两处的城防,以保长江。这实际上是投降派放弃淮 南计划的翻版。张浚认为:这是自动向敌人示弱,筑城 防也应在淮河上的泗州。一一六三年四月,孝宗召见张 浚,问恢复的计划。张浚请孝宗即日下诏,进驻建康, 鼓舞将士北伐。史浩又持异议,说“先为备守,是谓良 规。议战议和,在彼不在此”。张浚和史浩在殿上辩论, 史浩根本反对恢复中原。张浚单独见孝宗,提出出兵渡 江计划,得孝宗准许,不经三省,直接派兵出战。史浩 听说出兵,大怒说:“我是宰相,出兵不和我商量,还当 什么宰相!”上书攻击张浚、陈康伯,并请求辞相。孝宗 3 宋朝中央集权(下) 罢免史浩相位,支持张浚出兵。抗战派胜利了。 金朝自一一六二年冬即派兵十万屯驻河南,扬言要 攻取两淮。张浚大兵屯驻盱眙、泗、濠等州,金兵不敢 轻动。一一六三年四月,张浚派濠州李显忠军、泗州邵 宏渊军分道出击。 李显忠原名世辅,十七岁在绥德军随父李永奇从军 抗金。李永奇一家二百人全被金兵杀害。李显忠招募兵 士得万人,投吴玠,转至临安,高宗赐名显忠。绍兴间, 李显忠曾和金完颜宗弼军作战,收复灵璧县。因奏呈“恢 复策”力主抗战,被秦桧迫害贬官。完颜亮南侵,李显 忠又被起用,收复淮西州县。孝宗即位,建策出兵取宿 州、濠州,攻占汴京,以通关陕,收复河东。李显忠一 贯坚持抗战,斗志是昂扬的。自濠州出兵,五月初即按 计划攻下灵璧县。邵宏渊自泗州围攻虹县,不能下。李 显忠派灵璧降卒,招降虹县金守将。李、邵合兵,进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