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PDF

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问题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18. 03 官方微信号:zgjyxk 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 ———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 ◆ 吴文涛 [ ] , 摘 要 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来看 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本质意涵在于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成 、 。 , , “ ” 为一种常态的 贯通的和循序的教育 依此尺度考察 迄今为止 传统文化 走进 学校的方式大致存 在三种偏差: “ ” , ; “ ” 一是传统文化被 塞进 学校教育 它常常是功利的 二是传统文化被 补进 学校教 , ; “ ” , 。 育 它往往是片面的 三是传统文化被 加进 学校教育 它每每是心急的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理应是 “ ” , “ ”“ ” “ ” “ ” 。 “ ” 知情意行 的有机统一 循守 致知 激情 诚意 笃行 的实践逻辑 知 重在构筑教育指 ; “ ” ; “ ” ; “ ” 。 、 南 情 意在彰显教育艺术 意 旨在突出教育深度 行 力在实现教育宗旨 四者间相互渗透 , “ ” 。 相得益彰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 融进 学校教育 [ ] ; ;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知情意行 实践逻辑 [ ]G40 - 055 [ ]A [ ]1002- 4808 (2018)03- 0037- 0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时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跃升至 文 育实践 判断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成效的一个认识 ” , , 。 化强国 的战略高度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前提 。2014 3 , 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 年 月 教育部 ( ) 一 传统文化进校园意味着常态的教育 《 》 “ ”。 印发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常态首先是 日常之态 日常之态是指平日 ( 《 》),“ ” 的、 , : 以下简称 纲要 传统文化进校园 正式拉 经常的状态 其意涵在于 有益且有效地传 ;2017 1 , “ ” 开序幕 年 月 国家更是以中央文件的形 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在重大节日时 闹哄哄 地 《 , “ ” 。 式发布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 开展 而是需在平常时日里 静悄悄 地进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