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多层次模型-心理学报.PDF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多层次模型-心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Vol. 26, No. 6, 1111–112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8.0 1111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多层次模型* 1 1 2 3 王晓辰 高欣洁 郭攀博 李 清 (1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8) (2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12) (3 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 310018) 摘 要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是指旨在促成组织有效运作, 而违背社 会的核心价值观、法律、或道德标准的行为。这一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 引起 各界广泛关注。研究者梳理了 UPB 的概念与测量, 分析了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比较, 建立了多层次的整合 模型。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UPB 的概念、维度与测量, 开展其跨层次研究, 关注UPB 的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 多层次整合模型; 组织认同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此类行为违背法令, 威胁消费者安全, 却仍会打 着“ 对组织有利” 的旗号, “心安理得” 地做坏事 2016 年, 铃木汽车爆发了“违规测试” 的丑闻, 呢?Ashforth 和 Anand (2003)认为, 这可能是因 他们为了在燃效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 为这些行为虽然有损社会公益, 却能让公司获益, 惜用障眼法来骗过监察部门, 在燃效测试中作 因此, 员工会从内心认为他们是代表组织从事不 弊。铃木丑闻并不是偶然事件, 放眼商界, 既有诸 道德行为。鉴于此, Umphress, Bingham 和Mitchell 如大众公司尾气检测这样的“作弊”事件, 也有诸 (2010)首次提出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PB) 的概念, 如三鹿毒奶粉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 并从社会交换及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探究不道德 都引发学者对企业不道德行为研究的关注和重 行为的内在动机, 以解释现实中个体从事UPB 背 视。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广泛存在于企业、政府、 后的心理机制。 学术等各类组织中(Peterson, 2004), 并危及组织 目前, 研究者已从UPB 的概念、测量、影响 的长期绩效和可持续发展(Treviño, Weaver, 因素以及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Reynolds, 2006) 。人们为何从事不道德行为?当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