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概 述
本书与一般财会教材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财务管理与会计
核算的有机融合 ;二是突出实务 ,兼顾理论 。本章作为本书的开篇
章 ,主要是让读者对新 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有一个总体 的认识 。
着重讨论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 的概念、对 象、任务、基本前提 ,一般
原则及理财环境等内容。
第一节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对象
为 了更准确地把握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的概念和对象 ,需要首
先认识什么是事业单位及其特征 。
一、事业单位及其特征
一般说来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物质产 品生产和 国家事务管
理职能 ,主要 以精神产 品和各种劳务形式 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
活 性 服 务 的单 位 。主 要 包 括:科 学、教 育、文 艺、广 播 电视、信 息服
务、卫 生、体 育等 科 学 文 化 事 业 单 位;气 象、水 利、地 震、环 保、计 划
生育等公益事业单位 ;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 ;
民间公证(会计师事务所 )、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 )、咨询服务等社
会 中介机构 。
第 2 页
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虽然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
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起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建
立 ,需要依靠科学技术 的进步创造大量无形智力产 品;经济 的振
兴、科技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都需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和精神文 明建设 。可见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
一样 ,都是整个 国民经济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 。没有这些单位 的
业务活动 ,整个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无法顺利进行 。要建立
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事业单位 的概念 , 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 的
统一认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
称 “两则”)也未对此作出界定 。这可能与事业单位遍及各行各业,
而其业务运作形式又多种 多样有关 。笔者认 为从实务上讲,能否
对事业单位下一个权威性定义并不重要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把
握各类事业单位的共 同特征,从而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务规则
及财务会计制度和办法具有可操作性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
作 的顺利进行 。
作为事业单位,不论其隶属于哪个行业,都应该具备 以下基本
特 征:
资金或财产 的提供者并不期望按照其所提供资金或财产 比
例收回资财 ,或获得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 ,单位资财的供给者并不
是 以盈利为 目的的投 资者 。这是事业单位 与企业单位 的根本 区
别 。
单位业务运作 的 目的,主要不是为 了获取一定的利润或利
润 的等 同物 。这一特征是 由第一个特征决定的。由于资金或财产
的提供者不 以赚取钱财为 目的,与此相适应 ,单位业务运作的 目的
也就不 以盈利为 目的。当然 ,我们不能把这一特征片面地理解为
事业单位不讲经济效益 。事实上 ,任何事业单位都应该把追求资
金 的使用效果作为其财务管理 的 目标之一 。
第 3 页
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变卖,或一旦组织清算,可 以分享
一份剩余资金或财产 的明确 的所有者 。这一特征表 明,事业单位
不存在具有企业会计意义上 的所有者权益 。也正因为如此 ,事业
单位会计准则将第三个会计要素定义 “净资产”,而不是 “所有者权
益 ”。
单位 的业 务活动 以生产精神 产 品和 从事 社会 公益活动为
主 ,同时也可能附带一些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筹资活动 。这就是
说,事业单位的主要活动领域,既不是企业所属的物质资料的再生
产领域,也不是机关、社会 团体所属的非生产领域 。事业单位虽有
“产 出”,但基本没有“物 资产 出”。
事物 的特征是事物本质 的反映,事业单位 的特征也不例外 。
只有正确认识事业单位上述 四个方面 的特征 ,才能把握事业单位
的内涵,并进而合理确定事业单位 “两则”及其制度的适应范围,深
刻理解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