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及其治疗ppt课件.ppt
五、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1、糖尿病人的中医诊断 糖尿病人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表现,即“三多一少”。这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表现,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1)糖尿病的早期表现往往是低血糖。 (2)皮肤疱疹:酷似灼伤性水泡、内含透明浆液,好发于指、趾、手足背部或底部边缘。 (3)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炎症。 (4)瘙痒难忍: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 (5)面孔发红 (6)感觉异常:皮肤和四肢麻木、触痛、常有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 (7)足部坏疽(ju):足部疼痛、温觉消失,干燥易裂、创口溃疡、坏死、愈合困难。 (8)出汗异常:多汗(上肢和躯干)或少汗 (9)黄色瘤:四肢曲侧、臀、颈、膝等处皮肤可见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瘙痒感。 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就其发病机制而言,多属元气虚损。经云:“邪之所腠,其气必虚”。糖尿病是由于五脏亏虚,特别是肾精亏损而发病。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外感六淫,毒邪侵害;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内经》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dan)”之说。消渴病:初期多属阴虚燥热,中期多属气阴两虚,后期多属脾肾两虚,总之不离一个“虚”字。 倘若肺能布津,脾能藏荣,肾能藏精,何致上渴下消而肌消肉损如此? 3、糖尿病的中医分类 (1)虚证糖尿病 ①不分男女,体重在60公斤以内,患病后两年内消瘦10公斤,辩为虚证。 ②四肢疲乏、心悸头晕、面容憔悴、表情苦闷、口干唇红、舌面无苔、呼吸短促、语音低微、脉沉而细数,辩为虚证。 ③背部脱皮流黄色脓水、极为消瘦、颈椎和胸椎突出为虚证晚期。 ④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膏脂、一小时左右一次。 (2)实证糖尿病 ①不分男女,体重在65-90公斤,患病后两年内消瘦15-20公斤,辩为虚证。 ②体型较胖、面颊赭红、舌红苔黄、头晕耳鸣、四肢酸楚、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皮肤瘙痒、大便干结、消谷善饥、多梦,辩为实证。 ③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膏脂、夜间小便5-6次。 4、糖尿病的中药治疗 在所有治疗糖尿病使用的221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根据糖尿病临床典型症状用药比较复杂。常见症状有:燥热内盛、脾虚湿滞、肝郁气滞、水湿停聚、气血亏虚、瘀血阻滞、肾阳亏虚、肾阴亏虚、肝胆湿热、湿热下泛等。 在治则方面,根据“阴虚为糖尿病发生的实质,气虚是糖尿病不愈之症结,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的关键,阴阳两虚是糖尿病发病的趋势”之病机,中药复方的治疗原则主要集中在泻火、降火、生津、滋阴、补肾、化瘀、通络等方面。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病程长短、受损脏腑轻重和临床表现中医主张从三消论治。 上消以烦渴多饮为主症,证属肺胃津伤,方以白虎加人参汤,或麦门冬汤,或玉泉散为主方; 中消以多食善饥为主症,证属胃热炽盛,方以白虎汤,或玉女煎,或调味承气汤为主方; 下消以多饮、多尿为主症,证属阴精亏损,方以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八味丸为主方。 也有人主张以病因论治: 阴虚阳盛用玉泉散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用金匮肾气丸; 瘀血内阻用核桃承气汤合生脉散加减。 六、糖尿病治疗和预防 1、糖尿病治疗 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进行药物降糖治疗。饮食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即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治疗糖尿病的西药 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2、双胍类(促进糖的利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4、胰岛素增敏剂(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5、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 2、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①不暴饮暴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 ②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③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