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渐变画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美术渐变画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中班美术渐变画教案 篇一:中班美术教案设计 中班美术教案设计:有趣的脸 设计意图: 世界上每个人的长相都是不相同的,通过欣赏漫画作品,让小朋友们感受漫画人物的脸型、五官的夸张变形带来的趣味。同时尝试用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通过美术的方法来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人物脸型、五官的夸张变形。 2、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人物面部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 3、感受夸张和变形的乐趣,开拓思路,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各种夸张的脸的漫画作品。 2、脸部图片若干。 3、各种大小的有底色的铅画纸,黑色马克笔。 活动过程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脸型的夸张、变形。 (1)教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些漫画作品,这些画家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把脸变成什么样子了? (3)教师小结:这些画家喜欢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进行创作,这样可以强化脸部的某些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重点欣赏五官的各种有趣的变形。 (1)教师:除了脸形可以变,你觉得我们脸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我们看看画家是怎么变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师出示嘴巴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嘴巴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张图片中的嘴巴像什么?牙齿像什么? ②教师出示眼睛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眼睛是怎么夸张变形的?这张图片中的人眼睛特别特别的小?有点像什么? ③教师出示耳朵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2)教师:看到各种各样变形的脸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这些作品让我们觉得很有趣!原来我们可以用移动五官位置、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 3、明确要求,幼儿创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的脸变一变。你想把脸型变成什么样子?把五官的一个部位变成什么样子?用移动位置的方法还是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脸部的夸张变形。 教师:你画的脸哪里变形了?变成什么样子了?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欣赏毕加索有关脸的绘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脸的夸张变形,幼儿尝试绘画。 ☆区角活动 美术区:提供脸的底图和五官的小图片,幼儿将五官摆放在脸的不同位置,感受移动五官位置所产生的夸张变形。 ☆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儿在家里可以玩一玩做“鬼脸”的游戏,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篇二: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泡泡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2.范画:泡泡画1张。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话出来的吗?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2.教师演示泡泡画(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五.表扬幼儿作业,并将幼儿作业展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篇三: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色画活动33:心情树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色画活动33:心情树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色彩蕴含的情感,能区分开心树、生气树所对应的颜色。 2.能够选择恰当的色彩和形态设计出独特的心情树。 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纸。 2.教师作品。 (用明快、鲜艳的色彩表现快乐的心情;用灰暗的色彩表现悲伤、难过的心情。两种不同色调的作品相对比,更能表现不同色彩蕴含的不同情感) 3.欢快的儿歌,克莱德曼悲伤钢琴曲。 (前者让人体会到快乐的心情,后者则让人感受悲伤、难过的心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易于幼儿体会到不同的音乐能够表达不同的心情。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不同的心情。 建议:让幼儿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体会情绪的变换。教师注意适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2.欣赏作品,感知不同色彩蕴含的不同情感。 (1)欣赏色彩明快的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不同背景下红黄色为主的暖色调作品。幼儿获得初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