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曾寅初
第6章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
• 主要内容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第2节 贫困和农民的分化
第3节 传统的共同体社会及其变化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一、农业发展机制
• 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合理性)来理解
农业现代化
•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内在的
必然结果
机制图式
现代 工业化
工业 人口增加
部门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
土地制约
中间投入价格 劳动工资 土地价格
传统农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
业部门
生产要素替代技术进步
生产要素生产率
福利水平
图3-2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机制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二、东亚国家的验证
要素价格变化的验证――化肥、机械价格的下
降, 土地、劳动价格的上升
要素替代的验证――K/L K/R 上升很快 R/L
也在上升
战前∶地价上升、肥料价格下降
战后∶加上了工资上升、机械价格下降――农
业机械化的进展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二、东亚国家的验证
要素替代的结果是要素生产力的大幅度
提高
尤其是战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收入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韩国的情况,好像是日本经验的压缩
60年代后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要素替代,
结果是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二、东亚国家的验证
要素替代的注意点∶
要素替代不仅发生在一定的生产函数上,
还包含有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的移动时的
要素替代…… 目的是打破收益递减法则的
作用,增加可替代范围
日本模式∶
同时增长模式∶工业发展诱发农业发展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总结∶本源生产要素被现代生产要素所代替
的过程
• 工业化,吸收劳动力,使得农业工资上升
• 工业化,提高了现代投入的供给能力,使得它
们的价格下降
所以,出现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机制
第1节 农业现代化机制
三、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发展
东南亚的情况与日本、韩国正好相反
近代部门的劳动吸收力很低,人口的
高增长,劳动工资下降或者固定
肥料价格因工业化而下降
可开荒地变少,地价上升
结果∶肥料替代土地的过程出现了,但是
机械替代劳动的过程没有出现
第2节 贫困和农民的分化
一、农村贫困
机制2∶无地农民的大量出现、贫困化
现代 工业化
工业 人口增加
部门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
土地制约 耕地细分化
中间投入价 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