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一本书读懂二战
禹
涵
著
◆
◇
人人都记得,1939年9月1日那天拂晓发生的改变世界的可怕一幕;人人
都记得当德军的铁蹄践踏波兰土地之时,英国和法国却像将头伸入沙子的鸵
鸟。身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的佼佼者,它们自然成了那些对西
方资本主义秩序心存不满者的头号靶子。
很少有人还记得,当战争开始的那一天,无数英国人仍然裹着1929年的
破报纸在街头游荡;很少有人还记得,即使在美国经济危机横扫欧洲的10年之
后,仍然有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睡在伦敦街头的垃圾堆中,而英国政府也仍然处
于破产的边缘,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民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浪潮汹涌澎
湃。英国以及同样处在破产边缘的法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逐渐恶化
的欧洲局势,面对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
以求自保。
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经济体选择了这样或那样的道路,你
想锁定某个单独的事件作为转折点,那么这就会跟历史宿命论一样不切实际。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首民谣:因为掉了一枚钉,战马掉了队;因为
战马掉了队,信使没有传到信;因为信使没有传到信,仗打输了;因为仗打输
了,王国覆灭了。这里,我们假设一枚马掌钉担负着左右全局的责任,然而我
要说,要是一个王国仅仅会因为一个信使没到达而覆灭,那它恐怕本来就在覆
灭的边缘了——不论信送到没有——历史也本应如此。
没错,这个世界上没有预言球,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那么未来的答
案去哪里寻找?历史成为了唯一的线索。
然而,当我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学科之
001
时,却突然发现,为何我们从历史的事件中看不懂历史的本质?为何我们从历
史的进程中抓不到历史的真相?——为什么德国有技术却赢不了战争?为什么
苏联在战争前后从二流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为什么是德意日走向法西斯而
不是美国?为什么美国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而英国只能当落魄贵族?为什
么……
无数的问题让我发现,我们必须对以往研究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思,我们
要换一个角度看历史——就像我所研究的战争中的历史一样,我们需要跳出战
争的进程,去研究战争背后的根基。
然而,目前关于二战的军事著作绝大多数恰恰都是仅仅在简单的叙述战
争本身,它们都只是在叙述这场战争在进行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叙述
这场战争经历了什么样的战役、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然后再总结原因、归纳
伤亡。只有极少数的读物会轻描淡写地提及一下战争背后的事情。
殊不知就是这些被人忽视的内容——战争背后的事情,却恰恰是战争研
究当中最有价值、最能让后人引以为鉴的部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经济又
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比如说历史对经济的影响和塑造,政治又在经济中投射的
力量和意义,这都是研究历史的人所必须深入考量的。而其中历史与经济的关
系又是最不可忽视与最值得研究的——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历史的进程
改变了经济,而经济又决定了历史的进程。
既然要从这么一个角度出发去研究战争史,那么二战——这场人类史上
最大规模的战争,就成为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
二战于1945年结束,到现在已经将近70年,二战不仅是世界史上影响力
002
最大的事件之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