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的发展 ★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城市的城市(奴隶、封(奴隶、封建建社会)社会) o 农业社会产业结构,历经6000余年; o 城市发展很慢,绵延时期很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很少,直至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总数为2930万人,仅 占世界总人口的3%左右; o 城市规模很小,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认为,一个理 想城市的居民人数不要超过1万人,13世纪的欧洲城市人 口很少超过5万人; o 城市功能简单:行政管理、宗教活动、军事、手工业或商 业中心等; o 城市的结构和形态都较单纯:城市多以王宫、庙宇、教堂、 官邸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为中心,布局上体现出阶级对 立的思想或者礼仪思想; 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城市的城市(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并存)存) o 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城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 o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o 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工业生产成为城市职能的主要 职能; o 工业化——城市化——功能多样化——用地类型多 样化——环境人工化; o 城市问题出现: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社会问题等; o 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英 国和德国)。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 资源分布广的地区。 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 o城市职能:制造业地位下降,城市成 为金融服务业、文化活动、国际贸易活 动以及高科技活动的中心; o城市郊区化; o城镇密集区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o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如大气和水 质的恶化,热岛效应、人口拥挤等; o世界城市发展不均衡, 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城市 o 奴隶社会:城市是在奴隶主的 地中心— 邑(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按 照奴隶制的等级制度规定其规模的大小。 王都 诸侯国国都 卿大夫都 o 封建社会:城市主要分为三类: 封建统治的都城 地区封建统治的中心 一些府县和小的手工业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结: o政治、军事因素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 后期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 o城市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 呈波浪型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 o城市分布和发展极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 重心逐渐分离(呈分离状态); o城市数量众多,规 宏大; o大一统体系中的城市的有限变化; 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城市 o 近代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城市,一批由 资本 义工商业发展的城市发展起来,沿海或沿 江商埠城市发展起来; o 解放后的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 设比解放前发展快,计划经济时 代,通过国家的政策,促进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一批重 点工业、资源型、交通枢纽型城市 设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 设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出现了许多新的城市和城镇,沿海城市率先发展起来, 以形成以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主的大都 市地区,上海、北京、广州向国家化大都市迈进; 五、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我我国城市的国城市的形成形成与与发展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o殷周时代的城市 n 商城 (郑州) o周代的都城 n 周王城 o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n 齐临淄(长5Km,宽4Km 7万人) 燕下都 赵邯郸 o秦汉时期的城市 n 汉长安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