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平原一次持续大雾天气分析
第27卷 第3期 干 旱 气 象 Vol.27 No.3
2009年9月 JournalofAridMeteorology Sept,2009
文章编号:1006-7639(2009)-03-0263-08
河北平原一次持续大雾天气分析
侯瑞钦,李江波,赵玉广
(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 要: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资料,从天气背景、温湿特征、层结条件、动力热力学特征
等方面分析了2007年11月7~13日河北平原 1次持续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大雾是在较为
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中高层以纬向环流为主,冷空气以扩散形势影响华北地区;地面夜间
风速在0~2m/s,充足的水汽及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大气层结是对流稳定
的,同时近地面层为逆温结构;近地面层的弱辐合及持续微弱的暖平流十分有利于逆温层的维持,对
于大雾长时间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大雾多发生在地面辐合线偏向冷空气一侧。本次大雾性质复杂,
持续大雾由平流辐射雾—辐射雾—平流雾3个阶段构成,不同阶段大雾逆温强度及湿层厚度有所不
同。
关键词:大雾;天气分析;辐射;逆温层
中图分类号:P458.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2007年秋、冬季节,华北平原地区大雾天气频
发,浓雾往往持续多日不散。本文利用加密观测资
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大雾频发区,大雾天气常 料和6h的NCEP1°×1°资料对2007年11月1次
对海、陆、空交通运输及供电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严 持续7d的大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揭示大雾发生
重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随着华北平原城市群和高 和维持物理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本次大雾天气持续
速公路网的迅速扩展,大雾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广泛 多日的主要成因。
关注[1-3]。近年来,对华北平原大雾的研究逐渐增
多,毛冬艳等利用5a的气象观测资料和T106模式 1 天气实况及大尺度背景场
[4]
资料统计给出了华北平原大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 1.1 天气实况
康志明等对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连续6d的大雾 2007年11月7~13日,华北地区出现了1次持
[5]
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何立富等对 续7d的大雾天气过程。这次大雾影响范围广、强度
2004年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天气 大、持续时间长。浓雾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
背景、大雾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辐射冷却 区,7日河北省有78个测站出现了大雾,8~10日,大
作用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大雾过程的形成 雾区逐渐向南收缩,主要位于中南部平原地区,每天
[6]
和维持机制 。吕淑琳研究得到高空西北气流以 都有超过50个站的大雾记录。11~13日,大雾范围
[7]
及西南暖湿气流是大雾发生的重要条件 。熊秋 进一步减小,主要集中在京广沿线一带,大雾站数减
芬等对北京一次浓雾的边界层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 少至20~30站。14日持续多日的大雾逐渐减弱为轻
[8]
行了探讨 。李元平等利用WRF模式对2006年1 雾。大雾期间部分地区雾最浓时能见度不足50m,
月北京地区平流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