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纠错笔记 错误说法 正确观点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粪便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温度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水、空气、矿质元素属非生物物质;光能、热能属非生物能量 异养一定是分解者 异养生物可作消费者也可作分解者;腐生的一定是分解者;寄生的一定是消费者;自养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自养 典例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 易错警示 2.不会根据提供的信息正确书写食物链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  )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错因分析 不会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某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常见的信息有:有机物总量、能量多少、富营养化积累的有毒物质多少等。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推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③中表示的两种生物间为捕食关系,而乙和丙的关系为竞争,所以③与表中 数据不相符合。本题易错之处是将乙和丙当作两个营养级,因为二者之间的能量数值不符合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特点,所以乙和丙不是两个营养级。 答案 A 纠错笔记 ①图形提供的信息方式有多种,如下图中,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在食物链中,甲是低营养级,乙是高营养级;图4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无机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A→B。 ②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10%~2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 ③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 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 营养级 A B C D Pg 15.9 870.7 1.9 141.0 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 表中A有机汞浓度最低,属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 的有机汞浓度差不多,表明两者属同一营养级,D有 机汞浓度最高,属最高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 么,最可能的食物链如右图。 ④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 食物链(网) 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 根据上述材料,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简图,以表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如右: 纠错训练 (2011·新课标全国卷,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⑴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 ⑵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寄生 竞争和捕食 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__(增加、减小、不变)。 ⑷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增强、减弱、不变)。 ⑸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增加 减弱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