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区别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发展简史 辐射防护标准历史演变 辐射防护标准历史演变 第八章 辐射防护体系与基本安全标准 电离辐射的照射模式 外照射 内照射 几种放射性射线 第九讲 外照射防护 辐射防护意义 辐射防护学是使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职业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防护管理等 授课目的 全面了解辐射及辐射防护的相关概念、历史演变、发展前景 正确对待核辐射的利弊 明确辐射防护内容及其重要性 原子核外电子获得一定能量后脱离原子核的束缚逸出,成为自由电子,剩下的原子就成了正离子,这是电离的过程。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Shoppers mob a supermarket for salt purchase in Lanzhou in 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Thursday, March 17, 2011 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人体每日摄取的盐最好不超过6克。 TIPS 课程基本内容 参考书目 《辐射防护基础》,李星洪,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核辐射物理基础》,樊明武、张春粦,暨南大学出版社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课堂点名 随堂练习 课堂表现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 辐射防护概论 辐射的概念和分类 辐射的来源 辐射防护的发展 辐射(Radiation) 辐射指的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辐射的分类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凡是与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时能使物质电离的一切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离子对? 原子核外电子获得一定能量后脱离原子核的束缚逸出,成为自由电子,剩下的原子就成了正离子,这是电离的过程。 非电离辐射 辐射能量小于12eV的电磁辐射 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辐射 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频、激光等 非电离辐射 ? 非电离辐射的防护 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从原子或原子核内发射出来 原子核与放射性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长波 低频 低能量 电离辐射 短波 高频 高能量 电离辐射分类 第二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辐射的来源 Where does radiation come from? A large contribution of the radiation on earth is from the sun (solar) or from radioactive isotopes of the elements (terrestrial). Radiation is going through you at this very moment! 天然电离辐射 人工电离辐射 由人为原因增加的电离辐射照射 核燃料循环(铀矿开采冶炼/核反应堆及开采) 医学应用(放射科/核医学/放射治疗) 工农业应用(焊接与接点的射线照相/提包与包裹的安全检查/容器内容物的高度测量/医疗用品的灭菌/纸张静电消除/育种/蔬菜保鲜) 天然源(氡/煤矿/金属矿/地上建筑物/宇宙射线/民航空勤人员) 第五章 天然辐射源及人类活动引起其照射的升高 各类电离辐射比例 医疗照射 放射诊断 X射线/CT检查以诊断体内的疾病及损伤 放射治疗 射线束照射身体患病部分 核素治疗 服用放射性核素 医疗照射 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 第三章 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常用的量 电离辐射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视觉、嗅觉、听觉不能感知 可使被照射物质发生电离或激发 具有长期慢性效应 第四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防护的发展 放射性的发展 (1895年) 辐射防护体系的形成 (1915年开始关注) 放射性发展简史 1895年末德国物理学家W. Roentgen用Crookes管研究高压放电现象时注意到, 当阴极电子束流轰击玻璃管壁时, 观察到了荧光以及X射线。 W. ROENTGENS DISCOVERY OF X-RAYS In 1895, W. Roentgens discovery of x-rays in this laboratory revolutionized science and medicine 伦琴夫人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