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福利经济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提出了“ 社会福利函数 ” 理论,主张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认为福利最大化应该以个人自由为前提;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就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的最优配置。 第四、突出福利的主观和相对色彩,认为个人收入与福利并无直接联系,而人的福利欲望也是无法满足的,否定收入均等化措施。 比较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异同 相同点: 目标都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不同点: ①对效用的看法不同: 旧福利经济学 基数效用论 新福利经济学 序数效用论 ②基本价值观不同 旧福利经济学:强调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强调国家干预。 新福利经济学:强调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社会福利,强调个人自由。 四、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阿玛蒂亚.森的贡献 西方福利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阿玛蒂亚.森的研究成果为标志。 实现了向效(功)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福利经济学进一步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一、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 1.通过社会计划在不同人群的利益间实现均衡 2.政策推行过程中采用投票的方式来实现公平 3.对集体决策进行必要的评估 二、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 (一)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 (二)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 (三)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的启发 三、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一)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的影响 (二)对当代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 1.福利资源的配置不再仅仅是国家的活动,个人还可以从就业市场,私营福利资源,非政府组织等方面获得。 2.福利服务的提供也不再仅仅是国家的行为,多元化的服务提供者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3.当代社会福利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资源可获得性和效率的重要前提,也要充分认识个人尊严权利能力发展和社会团结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 1.简述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新旧福利经济学有哪些区别? 3.试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同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六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 福利国家 ” 是20世纪的产物,它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工业化国家进入“ 萧条——调节——发展——危机 ” 循环的开始。福利国家是政治、经济和既定社会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同福利国家相伴随,二者却一不可。 解释和分析福利国家是艰难的。各种理论与学说都难免陷入困境,这是一个时代的难题。 第一节、《 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 1942年发表的《 贝弗里奇报告 》( The Biveridge Report of 1942 )(其原名是“ 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 ” )是英国战后社会重建和民族复兴的蓝本,也是缔造福利国家之梦的基本政策框架。 《 贝弗里奇报告 》不仅深刻影响了英国福利国家发展的路向,也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福利国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瑞典)。作为全面描绘和规划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的政策蓝本, 《 贝弗里奇报告 》对英国等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模式与趋势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一、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1、贝弗里奇(1879-1963)其人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国人。1879出生于英国,190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擅长研究失业与劳工问题,曾在著名的“ 汤因比馆 ” (Toynbee Hall )任职副舍监,后又成为一家早报的笔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任职英国贸易部,后参与有关国民保险的工作。1919年起担任伦敦经济学院(LSE)院长前后长达18年,后来成为牛津大学最古老学院之一的大学学院的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英国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委员会主席一职,1942年推出令其声名大噪的《贝弗里奇报告》,1946年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1963年去世。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干预主义经济/政治思潮 (1)战争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引发大规模的饥饿、贫困、失业和疾病问题; 第二、对国家经济的冲击; 第三、社会团结的阶级基础变得牢靠; 第四、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强调社会改良和国家责任 逐渐成为主导思潮。 (2)国家干预学说的兴起 二战结束后,国内经济建设和战后重建成为英国的主要任务。对英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来说,解决大规模的劳工失业并促进经济复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