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金册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 项目指南》及申报要求 2017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进一步突出需求导向和聚焦产业链创新,重点加强农业优良品种和前瞻性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支持重点 1.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品质优良和产品多样性等重大需求,重点支持优质稻麦、特色畜禽水产等农业优良品种选育、优质安全高效种养技术攻关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不断提高良种贡献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加强农业高技术前瞻性布局。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分子育种、生物加工和智慧农业等前瞻性高技术领域,超前布局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原始创新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创新,构建以生物技术为引领、信息技术为主导、智能装备为支撑的农业高技术体系,抢占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技术制高点。 3.促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绿色生态导向,重点加强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以及珍贵彩色林木营育、畜禽水产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4.培育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现代种业、生物制品、食品加工、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加强农业生物制造、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和设施农业等关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培育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增强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撑农业转型升级。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为江苏省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项目负责人为单位在职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前能够完成项目。 2.项目符合计划定位和指南方向,具有明确的研究内容,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技术、产品和装备,能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申报新产品、新装备开发项目,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申报,鼓励跨单位、跨学科、跨区域联合攻关;申报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要求以首席专家牵头组织,跨单位整合资源和多点示范。 4.优先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国家和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报的项目。 5.本计划不支持无实质性创新内容和一般性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不支持产品中试及产业化。 三、组织方式 本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按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后补助项目三类组织推荐。 1.重点项目。由各项目主管部门围绕指南确定的重点领域,聚焦重大品种、前瞻技术、智能装备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示范应用,按照强强联合、协同创新的要求,择优组织推荐各类创新主体申报的项目。鼓励科教单位聚焦前瞻性高技术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攻关;鼓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骨干龙头企业联合省内外知名科教单位共同申报。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其它重点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2.面上项目。由各主管部门围绕指南确定的方向,聚焦绿色生态安全、食品加工、农业生物制品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集成示范应用,按照需求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要求,择优组织推荐各类创新主体申报项目。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瞄准制约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鼓励科教单位聚焦需求开展集成创新和区域示范;鼓励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内骨干企业联合科教单位共同申报。面上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 3.后补助项目。由各主管部门围绕指南确定的方向,遴选在2014—2016年内自主选育而成,获得品种权或审(鉴)定证书,未获省级及以上财政资助的农业优良品种。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要求,优先推荐企业自主育成的品种;优先推荐基层科研单位自主育成、完成品种权交易且交易额较大的品种。重大品种后补助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一般品种后补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 四、申报要求 1.项目实行限额申报。各设区市市区和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常熟市、海安县限报5项(有涉农高校的设区市可增加到8项),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南京白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各限报3项,其它各县(市)限报3项,各地推荐的以企业为申报主体的项目不低于推荐项目总数的60%;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各限报8项,南京林业大学限报3项,其它计划单列单位各限报3项;省教育厅限报8项,省农委限报6项,省其它有关部门各限报3项。品种后补助项目不占指标,推荐数不超过各主管部门可推荐项目总数的40%。国家、省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增报1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