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循环经济建设规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东县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前 言 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新的经济 发展形态中,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起,共同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它要求 在保持经济发展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改造并完善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尽最 大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 消费等为手段,大力提倡物质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资源化”,形成物质、能量 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在部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通过立法, 大力促进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使得国家的经济结构、生产发展与生活消费模式都发生了根 本性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效益。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模 式的重要历史时期。为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县经济社会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资 源和环境效率,全面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特制订本规划。 1 如东县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第一章 循环经济建设的 基础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 如东县地处东经 120°42′—121°22′,北纬 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 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市为邻。县境陆地西起河口 镇曹家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 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拼 茶新垦区,宽达 46公里。全县面积(不包括海域)1872平方公里,人口 110.11万(2002年末)。 从空中俯瞰如东县,宛如一只“巨掌”,遏住了黄海巨涛,横按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之上。而 由岸滩处向大海伸展的一条条辐射沙脊,则是“巨掌”的“手指”。沙脊间的深槽可通海船, 其最深处位于西太阳沙外侧烂沙洋,水深 16-25米,为优良深水港资源,可建 15-20万吨级 深水码头。 如东县有着优良的自然环境。陆地是典型的滨海平原,地势基本平坦,略呈西高东低、 南高北低之势,高程一般在海拔 3.5—4.5米之间。气候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 海洋的调节和季风环流影响,一年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5℃, 是最宜于人类生活和作物生长的地区。县境内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田园葱茏, 盛产棉粮果蔬。如东曾三度突破皮棉总产百万担大关,在全省独领风骚,享誉全国,受到国 务院表彰。如东还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山羊板皮出口 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如东海岸绵长,滩涂宽阔,兼具渔盐之利.除粮、棉、油、茧、猪等农副产品资源外, 广阔的海域和滩涂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全县海岸线长达 92.42公里,滩涂面积 104万亩。 1951年后,经过全县人民 12次围海造田,已匡围滩涂 36.1万亩,被人们誉为“第二如东”。 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种浅水贝类 50余种,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年出口 6000多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还有“西施舌”、竹蛏、泥螺、蚶子、蛤 蜊、相思螺、角螺等。常见鱼类则有百种以上,而以黄鱼、鲳鱼、马鲛鱼、鳓鱼、鲻鱼、鮸 鱼、刀鱼、板鱼、箭头、河豚等最为知名。虾蟹类出名的则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 及梭子蟹、大青蟹、关公蟹等。被誉为“软黄金”的鳗鱼苗以及以海产为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