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的失独老人养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中的失独老人养老 我国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结合了当时的国情,如今我们亟须做的是建立良好的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在人们因为政策限制或是面临生育选择时,没有后顾之忧。 网:m 所谓“失独家庭”,是指在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或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推行30余年后,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第一批执行这一政策又不幸失去子女的家庭开始出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步入晚年,无法再次生育,“失独”群体日益壮大。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如今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经超过100万,并以每年新增7.6万的速度持续增长着。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活起居、大病医治、养老保障、丧葬善后等问题,成为失独老人心头一块沉重得卸不掉的石头。特殊晚年该如何安度?这一社会问题近年来开始被人们关注。 “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还不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表示,无人养老,无人送终,是很多独生子女夭亡父母普遍担忧的残酷现实。“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独生子女政策留下来的尾巴,需要妥善解决。” 已经“走完”的人生 对于已经62岁的吴敏和丈夫刘立而言,从失去女儿楠楠的那一天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走完了”。 楠楠1982年出生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为了上下班方便,她?x择离家和同事租住在一间距单位不远的公寓里。 噩梦来得很突然。2008年的一个夏夜,刺耳的手机铃声吵醒了刚刚入睡的吴敏。“是楠楠的室友打来的,说是女儿突发心脏病,正在抢救。” 夫妻俩踉踉跄跄地赶往医院,但女儿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病房里。 病情在随后几天失去控制,吴敏和丈夫却始终不肯放弃。“就觉得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然而,命运并未眷顾这个家庭。半年后的冬天,这个未满30岁的姑娘还是在父母的哀泣中离开了。 这年,刘立54岁,吴敏53岁。 中年丧女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自那以后,吴敏变得沉默寡言,几乎斩断了和从前生活圈子间的所有来往。 她拒绝上街,因为走在大街上,“觉得每个年轻人都像自己的孩子。” 她也不愿见人,因为“总怕街坊邻居谈论孩子”。吴敏回忆道,在女儿最初离开的一年半时间里,除了偶尔出门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外,她几乎24小时把自己锁在女儿曾经的卧室里。 卧室始终保持着原貌。女儿用过的桌椅、衣服、书本和照片,她每天都要擦拭五六遍。 今年4月,一本26万字的报告《中国失独家庭调查》在北京发布。作者韩生学12年间,走访了上百个失独家庭。 在韩生学访问的这些家庭中,有90%的父母都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留住”自己的孩子―― 一位母亲把女儿生前的照片印在贴身的项链吊坠上,时刻戴在胸前; 一对夫妻每天都会在家中女儿的书桌上,摆上两瓶冰红茶,因为女儿生前最爱喝冰红茶; 一位老父亲将儿子吃剩的小半个馒头封存在保鲜膜里,保鲜膜外,一张字迹已经模糊的小纸条上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 “孩子突然走了,在他们眼里,与孩子有关联的一切东西,都是鲜活的生命,能呼吸,会说话。”韩生学感叹。 为了填补空洞的时间,网络也一度成为这些“失独父母”寄托感情的出口。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名字,也没有人过问我们的过往。”吴敏夫妻甚至通过网络,联系上了许多“同病相怜”的家庭。 “在北京的几家时不时聚一聚,相互倾诉一下,抱团取取暖。”吴敏说,每次聊天,她们都会以“某某妈妈或爸爸”相称,很少提及姓名。“这么称呼彼此的时候,就感觉孩子还在。”小君妈妈有时会很羡慕吴敏,“楠楠是因病离开的,好歹陪着走完了最后一程。” 2011年,28岁的小君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没有留下一句话。 从那以后,小君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过节”。“过节无非就是各种聚会,各种团圆。孩子没了,还有什么团圆……” 有时为了“躲节”,小君父母会离开北京出门旅游。 但每次离家或返回,小君妈妈都会习惯地对着儿子已经空荡荡的房间打声招呼。 “儿子,我和你爸出去玩儿啦!” “儿子,我们回来啦!” 房间依然空荡,整洁,一尘不染,像6年前小伙子离开时一样。 无处安放的晚年 心灵伤痛藏于灵魂深处,更多看得到的困难,则来自于现实生活。 韩生学曾经探访过一位湖南的“失独”母亲。在“失独”聊天群消失了两天后被人发现时,她已经倒在了家门口的过道里。 “当时手臂直伸,距离门锁只有一只手的距离。”韩生学说,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发现这个母亲的阑尾已经化脓,腹腔积满体液,“再迟一些,就会有生命危险”。 根据公开数据,我国90%以上的“失独”父母患有程度不一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人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梗等高危慢性病随时发作的风险,还有15%的人不得不忍受着癌症、瘫痪等严重疾病的折磨。 “人一老,病就多,没有了依靠,病更看不起啊。”由于冠心病,今年67岁的李怡每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