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pdf

2010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 年中国500 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现况研究 江若尘 江若尘1 一、上海财经大学 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一)上海财经大学500 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 中国企业500 强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引擎。500 强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未来中 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识到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悄悄的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国 际金融动荡、世界经济放缓、高成本时代来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挑战——低成本优势与高成本竞争 改革开放的 30 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30 年,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进而成为中国 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极大地解放了自身的生 产力,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了“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追求低成本优势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人们越来越意 识到,节约资源和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和 迫切性。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自然资源价格的攀升、劳动力成本的提 高、生态保护标准的确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中国企业建立 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低成本竞争优 势很难维系的情况下,新的竞争优势却未显现。因此,在高成本时代, 1 江若尘,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企业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必须攻克 的难题。 2、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挑战——被动国际化与主动国际化 中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体制性因素,中国大企业 的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由于中国自身拥 有的巨大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内具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 此,跨国经营没有成为它们早期发展的生存之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 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逐步开 放,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市 场上攻城略地,出现了徐工案、达能与哇哈哈之争以及可口可乐欲购 汇源等案例,都显示出了民族企业“被国际化”的危险趋势。 尽管国内大多数企业早已经意识到:固守本土市场,企业的竞争 优势已不明显,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中国企 业无法回避的抉择。但由于受体制惯性、文化理念、人才缺乏等因素 的制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近年来,联想、海 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都进行了国际 化,但付出的学费是高昂的。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 则是在自己不够强而大的基础上走出去的,缺少必要的积累,凸显出 国际化经营的规则不太熟悉与经验不足的的劣势。 国际化趋势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企业如果不主动国际化,就会 “被国际化”。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为“走出去” 做好充足的准备,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课——这一任务任重而又道 远啊。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做强做大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之强,在于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运作效率等。企业之大, 在于资产、规模、营业额或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有率等;在中国由于理 念方面的原因,企业过分追求大。因此,中国企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 特征。从 2002 年起发布的 500 强企业排行榜,就是以大为评价标准 的,每年进出这一榜单的企业大约在 80 至 100 家左右。这样的情况, 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了机会和空 间;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企业发展并不稳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 可回避的问题。 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孪生物,是由企业的内外部原因 导致的。强的企业由于机体的强大,能够安然度过危机难关;大弱的 企业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差,难以度过危机之关,如以高盛为代表的一 批大而弱的企业在 “次贷危机”中的濒临破产。因此,评价企业家 的标准,不是看你在顺境中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你能不能建立一 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企业,并能够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继续前行。 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就必须树立强而大的理念, 培育新的竞争优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