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酶分子的化学修饰
酶的活性中心
酶化学修饰的目的
酶化学修饰的原理
酶化学修饰的设计
酶化学修饰的应用
;第一节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site)
一、活性中心的概念
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
与酶活性有关的基团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由必需基团构成的与酶催化活性有关的特定区域.
;酶分子;活性中心的重要化学基团
7种氨基酸出现的频率最高
Lys Asp Glu Cys His Tyr Ser
(兰天果拌猪肉丝)
某些功能基团,如(氨基、羧基、巯基、羟基
和咪唑基)是酶的必需基团。
赖氨酸的氨基
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羧基
半胱氨酸的巯基
组氨酸的咪唑基
酪氨酸和丝氨酸的羟基;;; 与底物相结合,使底物与酶的一定构象形成复合物 ;二、活性中心的共性
;;;;Active site
The active site is the region of the enzyme that binds the substrate, to form an enzyme-substrate complex, and transforms it into product. The active site is a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often a cleft or crevi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tein, in which the substrate is bound by multiple weak interactions.;三、研究酶活性中心的方法
1.物理学方法:
用X射线衍射法直接检测底物或其类似物与酶形成的中间复合物(包括酶和底物)的相对位置。;2.化学修饰法:根据所用修饰试剂不同,分为
1)非专一性化学修饰
用非专一性的修饰试剂与氨基酸侧链基团作用。
若某基团被修饰后:
酶活性不变——该基团可能不是酶的必需基团
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该基团可能是酶的必需基团
但不能确定化学试剂是同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结合。;; 差别标记:
底物或抑制剂存在 活性基团不与修饰剂作用
去除底物或抑制剂 原来被保护的基团带同位素标记
可直接得到蛋白质发挥功能作用的必需基团。;2)专一性化学修饰(基团专一性修饰)
用专一性化学修饰剂修饰酶活性中心的某一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
3)亲和标记(位点专一性修饰)
采用的修饰试剂是根据底物的化学结构设计合成的含有活泼反应基团的底物类似物。
作用机制:利用酶对底物的特殊亲和力将酶加以修饰标记。;化学修饰的专一性;Y;亲和修饰剂:
①与S结构相似,与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
亲和力大,而与活性中心以外的氨基酸
残基亲和力小。
②具有活泼的化学基团(如卤素)可与活性
中心的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3.蛋白质工程:
将酶相应的cDNA定点突变,突变的cDNA只表达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被置换的酶蛋白,测定其活性可知被置换的氨基酸是否为活力所必需。;;2. 改变酶特性有两种主要的方法:
1)通过分子修饰的方法来改变已分离出来的天然酶的活性。
2)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变编码酶分子的基因而达到改造酶的目的。;3. 酶化学修饰的概念
酶的化学修饰(chemical modification):
通过化学基团的引入或除去,使蛋白质共价结构发生改变。
酶选择性化学修饰:
某些肽链侧链基团被化学试剂专一性地修饰。;二、酶化学修饰的目的
1. 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0年代末)
2. 人为改变天然酶的某些性质,扩大酶的应用
范围。(70年代末之后)
1)提高酶的生物活性(酶活力)。
2)增强酶的稳定性(热稳定性、体内半衰期)。
3)消除抗原性(针对特异性反应降低生物识别能力)。
4)产生新的催化能力。; 第三节 酶化学修饰的原理
一、如何增强酶天然构象的稳定性与耐热性
修饰剂分子存在多个反应基团,可与酶形成多点交联。使酶的天然构象产生“刚性”结构。
二、如何保护酶活性部位与抗抑制剂
大分子修饰剂与酶结合后,产生的空间障碍或静电斥力阻挡抑制剂,“遮盖”了酶的活性部位。;三、如何维持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与抗蛋白水解酶
酶化学修饰后通过两种途径抗蛋白水解酶:
1. 大分子修饰剂产生空间障碍阻挡蛋白水解酶接近酶分子。“遮盖”酶分子上敏感键免遭破坏。
2. 酶分子上许多敏感基团交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ppt VIP
- 考研真题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82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中石化油品储运鉴定试题库——初 级 工.pdf VIP
- 探测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x VIP
- 2025上海松江区工作者招聘7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0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pdf VIP
- 试算法计算调洪演算程序.xls VIP
- 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化弱电系统培训资料,大量系统图与实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