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感染种类 预防用药对象 抗菌药物选择 风湿热复发 ①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 ② 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 苄星青霉素 青霉素V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高危患者[2],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 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流行时①托儿所、部队、学校中的密切接触 者,②患者家庭中的儿童 利福平(孕妇不用);环丙沙星(限成人);头孢曲松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① 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的≤4岁儿童 ② 有发病者的幼托机构中≤2岁未经免疫的儿童③ 幼托机构在60天内发生2例以上患者,且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 利福平(孕妇不用) 脾切除后菌血症 ① 脾切除后儿童 ② 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无脾儿童 5岁以下儿童: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5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 5岁以下儿童: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 5岁;5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 结核病 ① 新发现排菌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 ② 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的年轻人 ③ 糖尿病、矽肺患者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异烟肼 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 每例新生儿 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 肺孢子菌病 ① 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 ②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TMP/SMZ 百日咳 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体弱者 红霉素 新生儿B群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 ① 孕妇有GBS菌尿症;② 妊娠35~37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③ 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周早产;羊膜早破≥18小时;围产期发热,体温38℃以上者;以往出生的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 青霉素G 氨苄西林 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小者:头孢唑啉 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克林霉素或红霉素 实验室相关感染 实验室工作者不慎暴露于布鲁菌 高危者(接触量多) 多西环素+利福平 低危者(接触量少) 每周2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方案同上 妊娠妇女 TMP/SMZ±利福平 实验室工作者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 多西环素或TMP/SMZ 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 *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99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提出“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L INFECTION,SSI)”的概念,以区分手术切口感染和创伤性伤口感染。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 SSI的分类 Skin Hypodermis Deep soft tissues (fascias and muscle) Organ/space Superficial incisional wound Deep incisional wound Organ/space 浅表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 手术涉及器官/腔隙SSI 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二)预防用药原则 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 手术切口分类 切口类别 定义 用药指征 I类(清洁)切口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III类(污染)切口 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此类手术必须预防用抗菌药物。 Ⅳ类(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注: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历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其Ⅰ类与本指 导原则中Ⅰ类同,Ⅱ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Ⅱ、Ⅲ类,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