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要点 横浇道的截面积大于内浇口截面积应从直浇道起到内浇口逐步缩小,防止合金液吸气 长度尽可能的短,以便节约金属和减少充填阻力,有利压力的传递 形状上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模具上横浇道的抛光方向应与合金流动方向一致 形状与尺寸设计 一般采用梯形横浇道,有利于加工,和与内浇口连接 平均厚度为1.2~1.5倍压铸件平均壁厚,小型件4~6mm,中大件8~10mm 截面积为3倍内浇口截面积 长度30~40mm 截面形状 尺寸设计 与横浇道连接 长度设计 压铸件吨位 横浇道长度L(mm) <63 63 125 250 400 D/2+(15~20) D/2+(20~25) D/2+(25~35) D/2+(35~45) D/2+(35~45) L 内浇口设计 由横浇道到压铸件连接的一段称为内浇口 作用:使横浇道中输送的低速金属液变成高速金属液流入型腔,并有理想的流态 内浇口的位置设计 位置设计与浇口类型的选择是一致的 位置设计往往是内浇口设计最困难的 内浇口的位置在模具中不能更改 内浇口的位置决定了模具的结构 内浇口设计要点 先进入的金属不立即封闭排气槽和分型面,最好首先充填型腔深部 设计要点 金属进入型腔后不直接冲击型芯 设计要点 设置在厚壁处,有利于压力传递 设计要点 充填型腔时有最短的行程(中心浇口、端浇口) 有螺纹处不宜设置内浇口,必须设置时应与螺纹同向 设计要点 尽量采用单个内浇口,防止相互冲击,采用多股内浇口时避免金属液在型腔内汇合,将其引入溢流槽 设计要点 在要求强度较高的地方,因为此处压力能有效地传递 C B A PA PB PC 各点压力随时间变化 t 内浇口尺寸设计 截面积计算,根据工艺设计计算 A=V/t vc (式8-2) 其中t和Vc由工艺设计时确定得到 必须注意采用相同的单位 内浇口尺寸设计 经验公式: t=40S 铝合金 (Davok推荐) 铝、锌、镁合金 铜合金 厚度和长度 内浇口的厚度直接影响金属液进入型腔中的形态 在相同的截面积时,厚度越小,周长最大,有利于合金液在型壁上流动,紊流程度低,但流动阻力增加,损失充填的动力 一般为0.15~2mm(或壁厚一半),或根据模数确定 厚度和长度 厚度和长度 模数计算:M=V/F 确定厚度后,可以根据截面积得到内浇口的宽度,或压铸件边长的0.4~0.6倍 内浇口长度一般在2~2.5mm左右 溢流槽和排气系统设计 溢流槽和排气系统与浇注系统设计是一个整体,同等重要 溢流槽或称集渣槽、集渣包,容纳型腔中的废料的型腔 排气槽是排出型腔中气体的通道 溢流槽的作用 储藏混有气体的金属液及型腔中排出的气体 消除金属液的涡流 将冷金属引入,消除压铸件的冷隔 排出氧化物涂料等 平衡压铸模的温度 作为顶杆的作用点 溢流槽位置设计 溢流槽位置设计 溢流槽位置 溢流槽体积和尺寸设计 单个溢流槽的形式 根据作用选择形式 入口处为单入口 不宜采用过大的溢流槽,分散设置 排气系统设计 作用:型腔和压室中的气体排出的通道 位置原则:与溢流槽相同 可以设置排气道的位置: 分型面上 活动与非活动镶块之间的配合面上(顶杆间隙,斜滑块间隙) 固定连接的模块之间 排气道设计 分布: 在一个半型内,制造方便 开口向下,安全 溢流槽尾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六章浇注系统及溢流、排气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的作用: 将合金液从热压室中的压射嘴或冷压室中的压室中送到模具的型腔中。 要求: 对合金液较小的阻力,合金液有理想的流态,有效的传递压力 浇注系统类型 切线浇口 充填时阻力小,型腔外表面的质量好 适用于圆环状压铸件 缝隙浇口 浇注系统类型 环形浇口 内浇口为半环形 先填充一半然后充填另一半 浇注系统类型 中心浇口 内浇口设置在型腔的底部的孔的周围 充填方向与排气的方向一致 浇注系统类型 端浇口(顶浇口) 浇口设置在型腔底部 合金液充填方向于排气方向一致 浇口处容易出现缩孔 浇注系统类型 点浇口 在型腔底部采用点状浇口 克服了端浇口的缺点,但模具复杂 浇注系统类型 多支浇口 树枝状的浇口形式 实际是侧浇口运用于多个型腔 浇注系统设计过程 分析压铸件的情况 确定采用压铸机的类型 选择浇注系统的类型(与分型面同时考虑) 布置分型面 计算各部分的尺寸 直浇道设计 直浇道与压铸机相连接 将合金液引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体育课》课程健美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新教材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重点语法总结.pdf VIP
- 公共体育课课程排舞选项教学大纲.pdf VIP
- 不发火施工方案.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2025秋).doc VIP
- 新教材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A、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df VIP
- 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课文讲解学案.docx VIP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2024新化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期末把关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