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07上肢骨、关节损伤1.ppt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肢骨、关节损伤 葛孚章 第一节 锁骨骨折 解剖概要 : 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缘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第二节 肩锁关节脱位 脱位机制: 直接暴力:多见,肩峰上受到打击,使肩峰与肩胛骨下沉,肩锁关节韧带破裂。 间接暴力:跌倒时肩部与肘部均处于90°屈曲位。肱骨头顶住肩胛盂与肩峰,向后方传导的暴力使肩锁、喙锁韧带破裂。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附加内容:关节脱位 概述   关节脱位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关节,或关节有病理性改变,使骨与骨之间相对关节面正常关系破坏,发生移位。外伤性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四肢大关节中以肩、肘脱位为最常见,髋关节次之,膝、腕关节脱位则少见。本节内容主要论述外伤性关节脱位。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Anterolateral Approach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部分活动       肘关节不能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化    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上臂正常,前臂短缩 Reconstructing 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 正常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尺桡上关节组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行伸屈活动(伸180度,屈30度)。肘关节后部关节囊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后脱位。  (二)牵引治疗 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者。 (三)手术探查神经、血管并整复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手法整复或牵引治疗。当有血管、神经伤时,特别是血管伤应考虑手术探查,手术目的是修复血管或解除其压迫,对神经伤也同时采用手术治疗,顺便整复骨折。单纯为了整复骨折很少采用手术方法。 Chevron osteotomy of the olecranon Distal humerus 13-C in an 18-year-old male. Postoperative view with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One year follow-up with excellent functional result (三)开放骨折  伤势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 UHN 8 WEEKS LC-DCP UHN 5 cm The ideal entry point is situated in the groove medial to the greater tuberosity. An 8 cm skin incision is made on the dorsal side of the upper arm from the tip of the olecranon proximally. External fixator 第六节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很少见。前倾角,解剖因素。 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类。 (一)伸直型 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二)屈曲型 ?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三)粉碎型 ?多见于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属肱骨髁间骨折,按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比较容易,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神经损伤。另外和肘关节脱位鉴别 。 治疗   (一)手法复位超关节小夹板固定  ?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尺偏型为例,病人仰卧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