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八章环节动物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 同律分节 指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体节 分节表现在两个方面: 外部形态:节与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分界 内部结构: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类型 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 进化意义 体节的出现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 不同部位的体节进一步出现功能上的分工,对动物分化中形成头、胸、腹有重要的意义 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特化的开始 (二)次生体腔 真体腔(次生体腔,裂体腔):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广阔腔 来源:中胚层裂开形成 特点 既有体壁中胚层,又有肠壁中胚层 有体腔膜和肠系膜 进化意义 消化管有了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功能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促使神经系统完善 (三)刚毛和疣足 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无疣足无刚毛的一些种类,依靠吸盘及体空肌肉的收缩进行运动 意义:增强了运动功能,使它们的运动更敏捷、迅速 (四)闭管式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笫一次出现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系统 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 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 闭管式循环系统出现与次生体腔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真体腔的发展,使原体腔(囊胚腔)不断缩小,最后只在心脏和血管的内腔留下遗迹,即残存的原体腔 意义 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五)后肾管排泄系统 后肾管: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数目不定,每体节1对或多对,如环毛蚓的每个体节有很多肾管 体壁小肾管 隔膜小肾管 咽头小肾管 特点 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 一端开口于体腔内,另一个开口在体表 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结构 肾口:开口在体腔内,多细胞的纤毛漏斗 排泄管:布满血管 肾孔(排泄孔):穿过节间膜,开口在下一节的体壁 (六)链状神经系统 由脑、围咽神经索、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 (七)体腔膜形成的生殖系统 环节动物的生殖腺来源于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生殖管则起源于体腔膜向外突出的体腔管。某些海产种类在生殖季节由体腔膜形成临时的精巢和卵巢,每节都有生殖腺。较高级的类群,由体腔膜形成的生殖系统集中在某几个体节内。 陆生和淡水生活种类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海产种类的个体发生中,经螺旋卵裂、囊胚、原肠胚(内陷法),发育成为担轮幼虫,再经过变态成为成虫 (三)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 纵血管 背血管(1条,后向前流动) 腹血管(1条,从前向后流动) 食道侧血管(2条) 神经下血管 环血管:心脏4-5对,连背腹血管,可搏动,有瓣膜。从背向腹流动 微血管 (四)排泄系统 (五)神经系统 (六)生殖系统 第三节 环节动物的分类 (一)多毛纲 约6000种,为较原始的类群 绝大多数海洋生活,极少数淡水生活 感觉器官相对发达 具有疣足 雌雄异体,无生殖环带;发育经担轮幼虫 常见种类:沙蚕、巢沙蚕 (二)寡毛纲 约3000余种 一般认为是海产穴居的原始环节动物侵入淡水和陆地而发展起来的 身体分节而不分区,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 雌雄同体,性成熟时体表形成环带,交配时两虫互相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成卵茧,直接发育。 常见种类:杜拉蚓、环毛蚓 (三)蛭纲 约500多种 形态与寡毛纲种类有许多相似 如头部无触手、触须,无疣足,环带、卵茧,雌雄同体 但体节数目少且固定(一般34节,少数17、31节),无刚毛 有次生性体环,身体前后两端各有1吸盘 体腔常为葡萄状组织所填塞——体腔退化消失,转为血窦。 多生活淡水,少数海产。 常见:棘蛭、医蛭、金线蛭 分泌物具有抗凝血和麻醉作用 第四节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 饵料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环境保护 食品:蚯蚓可加工成食品 药用:如:蛭素 危害人类和牲畜 * (八) 发育 雌雄同体,同律分节,头不明显 主要结构有:口、刚毛(除1、2节外,每节1圈刚毛)、生殖带(第14—16节,色暗 肿胀)、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体节腹面中央)、雄性生殖孔(1对,第18节腹面 两侧)、纳精囊孔(3对)、背孔(在背线处) 第二节 代表动物-环毛蚓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构造和生理 (一) 体壁、肠壁与真体腔 (二) 消化系统和营养 充满血液的体腔间隙 *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