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1回采面作业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18101回采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编 制:刘 军 总 工:乐 杰 矿 长:吴西云 贵州省普安县补者煤矿 2007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2 第二章 采煤方法、回采工艺…………………………3 第三章 顶板管理与支护说明…………………………4 第四章 爆破说明书……………………………………6 第五章 主要生产系统…………………………………7 第六章 劳动组织………………………………………10 第七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 第八章 安全制度………………………………………12 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16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一、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本作业规程依据矿井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编制。 2、工作面位置及地表情况 18101回采工作面位于主平峒以西至井田西部边界,上部未采动,下部是1811工作面采空区,上覆c17采空区,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346m,平均倾斜长度42m,井上下垂直距离 二、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从本工作面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揭露情况表明,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未发现断裂构造和大的褶曲构造。煤层赋存情况较稳定,煤层厚度0.7~1.5m,平均1.0m,平均倾角7°。 三、煤层顶底板情况 伪 顶:砂质泥岩、炭质泥岩,易垮落。 直接顶:粉沙岩,或砂质泥岩,上覆17#煤采空区冒落层。 老 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深灰色、坚硬、含炭化植物化石,贝壳断口,f:11~14。 直接底:粉沙岩,灰色、夹粉沙岩条带及菱铁矿,波状结理。 (见煤层顶底板柱状图) 四、水文地质 18101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局部有少量砂岩裂隙水,对工作面开采影响不大,但因工作面距地面较近,雨季时,地表水会渗入井下,对工作面开采会带来影响,因此要做好巷道的疏水工作。 五、瓦斯地质 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7.69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93m 六、煤尘及煤炭自燃发火情况 18#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煤尘无爆炸性。 七、工作面煤炭储量 本工作面走向长度320m,倾斜长度42m,采高1m,煤层容重1.47t/m3,扣除风井及上山保安煤柱宽70 m,可采储量为1.54万t。 第二章 采煤方法 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采用后退式走向短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回采工艺 l、落煤方式:爆破落煤。 2、运煤方式:工作面和运输顺槽由刮板输送机运煤到4#装煤点装车,再由电瓶车运出地面煤场。 3、支护形式:采用走向悬臂梁,一梁一柱,机头、机尾采用4对8根花边梁,配以WD18型单体液压支柱。机头、机尾花边梁长度4.0m。 4、工艺流程 打眼、装药 准备 →爆破→挂粱→打贴邦柱→铲煤 放顶 清理老塘侧浮煤 → 移溜 → 支护。 三、主要采煤机械 名 称 型 号 作 用 煤电钻 ZM5-1.2 打眼 麻花钻杆 Φ27 打眼 一字钻头 Φ34 打眼 刮板输送机 SGD-320/17 运煤 单体液压支柱 WD18 支护 金属铰接梁 HDJA—1000 支护 第三章 顶板管理与支护说明 一、顶板管理方法选择 l、根据顶板冒落高度是否小于直接顶厚度 H=M / (K-l) ∑h H=1.5 / (1.4-1)=3.75 H=3.75 5.6 式中:M—采高1.5m; K—直接顶岩石破碎系数取1.4; H—冒落高度; ∑h—直接顶厚度,其值取最大5.6m 2、判断直接顶厚度与采高的比值Km的范围 Km=∑h/M=5.6/1.5=3.73 式中:∑h—直接项厚度5.6m M—采高1.5 计算结果:2Km=3.735 二、支护选型 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状况选用DW18型液压单体支柱,该支柱最大支护高度1.8m,最小支护高度为1.1m。 l、支护密度计算 1)计算来压时所承受的压力 P=5.6(4~8) mr 式中:m —采高,取1.5m; r —直接顶岩层平均溶重,取2.5t/m3。 则P=5.6×6.5×1.5×2.5 =136.5kN/m2 2)柱排距的确定 由于选用HDJA-1000型铰接顶梁,顶梁长度为1m,则排距L排确定为1m,其柱距设为L柱。 则L柱=Pl /(K×L排×P) =250/ (1.3×136.5)=1.41(m) 式中: K—修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