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比较而论-.PDFVIP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比较而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比较而论 張 波*1) 摘 要:中韓農村建設的比較研究,在中國新農村建設高潮興起的形勢下,顯得更爲務實 而富有新意。本文從四方面加以比較: 一是國情背景比論。中韓農業有一定的同質性,都面臨人重地少的農情,進行新村建設結 述現代化發展問題。 二是新農內涵比論。中國新農村建設20 字藍圖表明其經濟社會全面建設的概念,同韓國農 村基礎設施建設與國民倫理道德提升比較,內涵頗多共同之處。深層原因在二者具有大致相 同的理論思路和內涵結構。 三是新村建設機制比論。中國在科學發展觀主導下確立的“ 反哺”思想和整套機制,與韓國 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運作機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是韓國新村成就與中國新農村前景比論。分析韓國新村運動成就的普遍性價值,及其在 中國新農村建設中的借鑒意義。 導 言 中國正在興起一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熱潮,這是去年十月中國共産黨十六届五中全會作 出的决議,今年初的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對開局之年的工作做了精 心部署安排。當前,新農村建設正在中國廣大農村,全面穩妥地啓動,健康有序地推進。 面對來自友邦的這一重大資訊,韓國朋友會感到特別的熟悉和親切,會自然而然地想起35 年前,想起1970年代興起的韓國新村運動,想起當年舉國之力奮鬥數十年所取得的令世界矚 目的偉大成就。 中國學界從90年代兩國建交起,就開始關注和研究韓國新村運動,在解决中國三農問題過程 中,已經有人將中韓農村問題加以類比,或極力地推介、傳揚韓國新村運動的模式和經驗。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90 농업사연구 제5권 2호, 한국농업사학회, 2006. 12 然而,具有嶄新意義的是:當今日中國正式發起新農村建設之際,也就是說,在完全構成 與韓國新村運動具有可比性的概念之後,中韓鄉村建設問題的比較研究,才真正具備比較意 義和致用性價值。過去泛論性的比較中,必然會植入大量新的現實問題的考量,從而使這一 學術性命題衍生出更加務實的新義。 韓國朋友大概也明顯感覺到,今年中國前來考察的人員明顯增多,而且頗多各級政府官 員。他們親赴韓國農村觀察,必然會聯繫到本國、本區、本地新農村建設實際,在全面地調 查、對比、分析、權衡的基礎上,作出某種參照意義的取捨選擇。可以說,凡現在來韓國農 村考察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中韓新村建設的對比研究。今天,我也試作幾方面比 較,談點簡單看法。 Ⅰ. 中韓農村建設國情背景的共同性分析 中韓兩者的國情農况從形式上比較,確有大不相同之處:一個是擁有9億農民,勢如汪洋大 海的小農家庭經營的農業大國;一個是傳統農業、農村、農民總量規模相對較小,現已發展 到以工業化主導的經濟小强龍之國,因此人或排斥中韓農業的比較意義,認爲沒有可比性。 另外一個否定性依據是韓國新村運動早已開花結實、既成正果,而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尚在發 動、起步、開局過程,相隔35年的現代時差中包含著事物世道的巨大變异,因此提醒對韓國 經驗不可誤讀,切忌刻舟求劍。。 我們當然不會忽視中韓國情農况的巨大差异;更清醒兩國鄉村建設時空條件早已今非昔比 了。然而,比較研究的要義不是簡單化地比异同,還要深入地比較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最終較量出事物本質方面的同异關係。鑒于以上兩大傾向性觀點,這裏著重分析確認中韓兩 國傳統農業和農村建設的社會背景諸多共性因素,特別是其中包含的同質性因素分析。 中韓農村建設國情背景中的同質性主要在以下幾點: 一是農業類型的同質性。從世界農業起源學說思考,舊大陸主要有西亞兩河領域和東亞江 河領域兩大起源地,中韓農業類型與後者相關,粟和稻兩大主作决定東亞農業的生産方式和 農藝模式,從而構成同質性的農業類型。在座的有很多農史學家,大家都很清楚中韓兩國農 業的源流關係,有些專家還研究過稻米傳播路綫及各種精耕細作技術互動歷史。所以,關于 中韓農業本身的同質性在這個場合就無須多說了,應該是具有基本共識的問題。 二是農情矛盾的同質性。中韓農村問題都是在複雜的農情矛盾中引發的,兩國數千年傳統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比较而论(張영波) 191 農業到近代都面臨生産力過時滯後、農村經濟衰敗破産、農民生活狀態處于極度艱難困苦境 地。最關鍵性的人地關係矛盾,更是兩國都解不開的死結,中國人口衆多而可耕地少,韓國 的人口密度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