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8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ug.2007
第23卷 第4期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ditionofSocialSciences) Vol.23 No.4
高校教师群体知识共享机制探讨
姜建红,郝丽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高校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有助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影响高校教师群体知识共
享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文化、制度和技术方面,构建该群体知识共享机制应该从完善激励机制、创
建知识共享平台、培育知识共享文化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教师群体;知识共享;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7)04-0098-(04)
[1]3
一、高校教师群体知识共享的意义 不排除他人同时也消费这种知识)。 在知识共享
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知识是通过实 时,受让方可获得使用价值,而知识的持有者并不会
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 失去使用价值。由于使用知识的边际成本几乎为
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 零,随着消费者增多,知识共享的范围增大,知识公
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换言之,知识是人 共品所实现的价值也越大,即知识共享的边际收益
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一 是递增的。
般认为,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再次,知识具有时效性。与物质产品比较,知识
首先,知识具有稀缺性。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 的有形磨损可以忽略不计,而知识的无形磨损却很
爆炸的社会,似乎是“知识过剩”而非“知识稀 突出。一是当一种新的知识诞生并得到共享之后,
[1]3
缺”。 事实上,人类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永无 人们再重复生产这类知识就可以节约大量劳动,从
止境的过程,人类将永远面对一个有待于开拓的未 而知识的价值就会降低;二是新知识不断涌现将使
知领域。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和 旧知识的使用价值部分甚至全部散失,随着社会的
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 进步,知识产品的寿命缩短了,知识换代的速度加快
产生了,而且新问题比旧问题更多、更难。人类内在 了,这种换代的速度表明知识的无形磨损急剧增长。
无止境的求知本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无止境需求, 知识一旦诞生,无论使用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
决定了人类的知识永远面对“绝对稀缺”状态。同 存在无形磨损,这就是知识的时效性特征。
时,由于知识是一种资源,它的时空分布是不均衡 最后,知识具有快速流动性。知识是流动的。
的,对人类社会这个整体的不同局部而言,知识的掌 知识的快速流动在促进知识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
握程度是有差别的,对于那些知识不足、缺乏知识的 将导致知识的陈旧和老化,以及旧知识的贬值。知
局部来说,他们处于知识的相对稀缺状态。 识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不会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
其次,知识具有公共性。知识的公共性是指知 而消耗殆尽。知识共享和使用具有收益递增的作
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即消费的非竞争性(指随着 用,使用得越多、创造的新知识也就越多,知识本身
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 的增值性就越大。
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