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束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株-材料工程.PDF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株-材料工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3 卷 第 5 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Vol.33, No.5 2015 年 10 月 /fushe/CN/volumn/home.shtml October 2015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株 缪建顺 1,2,3 曹国珍 2,3 张苗苗 2,3 张文德 4 杨建设 1 李文建 2,3 陆 栋 2,3 1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 730070 )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 730000 ) 3 (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4 (甘肃荣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威 733000 ) 12 6+ 摘要 采用中能 C 离子束辐照诱变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结合 3 种选择性培养基初筛突变菌株,通 过摇瓶复筛谷氨酸高产菌株,并进行批次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经 80 MeV/u 碳离子束辐照后,受照菌存活 率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选择性平板初筛、摇瓶复筛选育出 1 株高产菌株 GM006 ,菌体生长和发酵有较大改 进,其发酵最高产酸达 121.10 g/L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10.09% ,糖酸转化率达 60.55% ,比原始菌株提高 10.09%。该 GM006 突变株是很有前景的谷氨酸工业生产菌,同时证明重离子束是一种高效的辐射诱变源。 关键词 谷氨酸,重离子束,诱变育种,辐照 中图分类号 Q691.5,TL99 DOI: 10.11889/j.1000-3436.2015.rrj.33.050401 谷氨酸 (Glutamate acid, GA) 是世界上第一大 不少成果。如吴新世等[5]利用硫酸二乙酯 (DES)和 氨基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 紫外线 (UV) 对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业,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是谷氨酸生产大国,以微 glutamicum) 复合诱变,选育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 生物发酵生产为主,2013 年产量达到 270 万吨,占 LG-01 ,发酵48 h ,谷氨酸产量达到 106.10 g/L ,比 世界产量的 70%左右。然而,单从产酸水平和糖酸 原始菌株提高了 25.74% 。甄卫军等[6]采用低能 N+ 转化率两项指标来评价,我国还落后于国际水平。 离子注入技术,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种,初筛到 目前,国内谷氨酸产业主要以微生物亚适量控制发 2 株高产菌株,产酸效率比出发菌产酸分别提高 酵为主,存在着谷氨酸产率低、原料利用率低、粮 35.48%和 25% ,且突变体生长速度加快,对数期提 耗高、能耗高及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 前,对缩短发酵周期有促进作用。 谷氨酸工业的发展[1-2] 。造成这种局面的内在原因主 中、高能离子束有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高激 要是菌种产酸率相对较低及遗传稳定性差等[3] 。因 发性、传能线密度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高、 此,谷氨酸高产菌的选育与开发是较为迫切的课题。 相对生物学效应 (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对谷氨酸生产菌种进行改良是提高谷氨酸产率重要 RBE)大、尖锐的能量损失峰(Bragg 峰)及氧效应增 途径[4] 。利用物理(紫外线、γ-射线和 X-射线等)、 强比 (Oxygen enhancement ratio, OER)较小等[7],所 化学(碱基类、5-氟尿嘧啶和烷化剂等)方法单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