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之《日》《月》.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之《日》《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之《日》《月》 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初级中学 姚光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的美感,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巴金散文的美感; 2.通过对比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3.通过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使用神话的深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二)难点 :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语:在2003年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入选名单中,有一位世纪老人获此殊荣,评委们为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他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由学生介绍巴金,教师可补充。 (二)听读课文,感知《日》——一场轰轰烈烈的追求。 1、听读课文《日》(放录音)。 思考:1)《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里面提到了哪两个故事? 2)他们的行为和意愿分别是什么? 3)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4)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2、朗读指导: (1)在《日》中,作者写道:“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这一句是什么句式?应该怎么进行朗诵表现? (2)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为了光明,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朗诵这里时,随着语意内容的改变,两个意象由低级到高级,因此朗诵者的声音应该渐渐高昂起来。 (3)大家觉得《日》这一篇文章表达的情感重点在哪里?朗诵时,如何处理这些重点? 教师认定:应该在这里──“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因此朗诵者的情感状态,应该激情洋溢,朗诵者的声音的力度和气度,应该达到顶点。 (三)自读课文,探究《月》——一场哀怨凄绝的追求。 1、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在思念上呢? 2、带着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四、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看来,将嫦娥奔月的理由想象为嫦娥妄想改变这冰冷的星球,只是巴金的一家之言,那这样想,可不可以呢?在某个对象身上赋予一种特定的内涵,以抒发自己的个人理想。这种手法就是象征。 因此,文学有其现实性,是为了服从作家表情达意的需要,同时也是和时代合拍的。 1、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作者只能借文章抒发内心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想一想“日”、“夸父”、“飞蛾”、“月”、“姮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日》中的飞蛾和夸父,作者却不仅把它们当成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而是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这才有了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所以,在文中,它们象征着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 3、那么飞蛾和夸父为什么值得作者赞美和怀念呢? 飞蛾“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自己扑向灯火”,虽然“终于死在灯下”,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总算“得到光,也得到热”。飞蛾让人赞叹,就在于它有一种敢于追求、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飞蛾不是比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