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劳动法的概述 一、 劳动法的概念 二、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四、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五、 劳动法的体系 六、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一、 劳动法的概念 1、关于劳动法概念的各种认识 2、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理解 ——学科角度 3、劳动法的本质 4、劳动法的特征 A、劳动法具有保护性特征 B、劳动法具有三重力量组合的特征 C、劳动立法体现出明显的阶级性 二.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 2、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立法”,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标志现代意义劳动法的产生。 3、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1922年前苏联的《苏俄劳动法典》。 4、劳动法历史的启示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劳动关系的种类 职业劳动关系和附随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种类 (1)职业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四类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和比照适用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农村劳动者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2)附随劳动关系 附随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关系 ——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衡量“密切联系”的标准 :(1)是产生劳动关系的前提:(2)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3)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四、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劳动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3、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4、劳动法与公、私法划分 社会法(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 五、劳动法的体系 1、劳动法的形式体系 2、劳动法的内容体系 1、劳动法的形式体系 ——劳动法的渊源 ——有学者认为劳动法的渊源有:(1)宪法;(2)法律;(3)劳动行政法规、规章;(4)地方性劳动法规和规章;(5)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6)有关的法律解释;(7)自主性规范(包括集体合同、劳动合同)(8)习惯法;(9)判例法;(10)条理法。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劳动法表现形式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宪法、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劳动规章,以及经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 我国劳动法的形式体系构成 (1)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劳动法》的配套立法 (4)解释、批复、行政解释、复函 (5)地方劳动立法 2、劳动法律体系 (1)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律体系是现行劳动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形成多层次、内容和谐、结构严密的有机统一体。大致包括:A.劳动就业法;B.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C.工资法;D.劳动保护法;E.职业培训法;F.社会保险法;G.雇员参与管理法;H.工会法;I.涉外劳动法;J.国际劳动法;K.劳动监察法;L.劳动争议处理法。 (2)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律体系对劳动立法起“指导”作用,而不是起约束作用。设计劳动法律体系、对劳动法律体系如何表述,一般是法学家的事,而不是立法机关开展立法活动的必经程序。比较常见的表述有: ——按照立法机关(或不同的效力),可以将所有的劳动法归纳划分为劳动基本法、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规章等层次。 ——按照劳动法文件的体例和功能作用,可以归纳划分为劳动实体法、劳动程序法、劳动监察法等。 ——按照劳动法的内容,可归纳划分为劳动标准法、劳动关系法、职业保障法等。 ——按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可归纳划分为企业劳动法、公务员劳动法、科技人员劳动法、船员劳动法、家内劳动法等;或归纳划分为全民职工劳动法、集体职工劳动法、私营企业劳动法、涉外企业劳动法等。 劳动法的内容体系 1、促进就业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4、工资制度; 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7、职业培训制度; 8、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9、劳动争议制度; 10、监督检查制度; 11、法律责任; 六、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1)我国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2)我国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 (3)我国劳动法的对人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 ——现阶段我国实际上排除了某些劳动者适用《劳动法》的可能性。这些人员包括:A.公务员;B.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C.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D.现役军人;E.家庭保姆。(见劳动部100条意见) ——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