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017年.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 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国学经典进课堂 学生们正在朗读国学经典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4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亲朋聚会 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活动 各种政治活动 各种文化活动 …… 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假如你要了解秦始皇,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其中涉及到什么传播媒介?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众传媒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比较下列几种传媒的优点 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是最直观、最常见的传播现象。 可信度高、传播面广泛 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 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 性 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 手机短信 电子读物 电视 互联网 口语 报纸、杂志、书 生动 形象 和真 实 口语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字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印刷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电子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网络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大众 传媒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 3、大众传媒的优点—— 4、大众传媒的地位——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定义: 现代社会中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被称为大众传媒。 优点: 大众传媒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地位)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你能举出古代对文化交流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吗?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玄奘西行路线 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 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 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郑和下西洋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 《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探究: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我们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