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报任安书教学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nǎng)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太史公:司马迁所任官职。 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 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言:陈述。 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曩:从前。 辱:委屈? 推:推荐。?进:引荐。 ?贤、士:有才德的人。以……为务:把……作应当做的事情。 务,事、任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quē)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 望 :怨望,埋怨。 不相师:不效法。相,这里指对对方。 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 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有回信。 阙然 :(时间)隔了很久。 为过:见责。过,责备。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大底:底同“抵”,大都。 发愤:抒发愤懑,古今异义。 此人……思来者:这些人都是心中忧郁苦闷,不能实现他的理想,所以才记述以往的史事,想让后来的人看到并了解自己的心意 垂:流传,如永垂不朽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草创未就:完成。 就极刑:接受,承受。会遭此祸:恰恰 仆……大都:我果真写完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 责:同“债”。虽:即使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宁得……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难道)……呢(吗)” 无乃……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自雕琢:修饰自己 再拜:再次向您致敬 思考与探究: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B、“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污浊的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司马迁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史记》130篇 52万余字 本纪12 世家30 列传70 表10 书8 作者作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 报任安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编修史书需要四种素养 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 史学(材料丰富) 史识(善于决断) 史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的一家学说。 写作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