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版)-徐君编译.pdfVIP

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版)-徐君编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原文 】 大 学 之 道 ,在 明 明德 ,在 亲 民 ,在 止 于 至 善 。知止而后 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 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 【注释 】 ①大学 :指社会人生 的学 问,即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 下 。 明明德 :第一个 “明”是动词 ,发扬光 大 。 第二个 “明”是形容词 ,光 明磊落 。 “明德 ”,即指人 所固有的、光明磊落的美德 。 亲民:亲,程子曰: “亲 ,当 作 新 ”,即 革 旧 更 新 。 至善 :指事理的最 高境界。 止 :至善所存在的地方 。 静 :宁静 。 安 :安稳 。 虑 :处事思虑周详 。 得 :得 当。 道 :指大学 问。 【译文 】 《大学》中所讲 的道理 ,在于彰 明高 尚的品德 ,在 于革 旧更新 ,勉作新人 ,在于促使人们达到善 的最高境 界 。知道 了应该要达到最高的境界 ,志向才能坚定 ,有 了坚定的志 向,然后才能心静 ,心静 ,然后才能安稳 。 安稳 ,然后才能达到善 的最高境界 。世上 的万物都有本 有末 ,事情都有始有终 ,明确 了它们 的先后次序 ,那就 离大学 问不远 了。 【原文 ] 古之欲 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 国 。欲治其国 者 ,先齐 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 其 意 。欲诚其意 第 4 页 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 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 后家齐 ,家齐而后 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 以 至于庶人 ,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 乱而末 治者 否 矣 。其所厚 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此谓知 本 ,此谓知之至也 。 【注 释 】 ① 治 :治理 。 国:周朝实行分封制 ,最高统治 者天子将部分 的土地和百姓分封给 自己的兄弟亲属 以及 旧臣,被封的人叫诸侯 ,诸侯 的封地叫国。 齐 :整 顿好。 家 :依照周朝的分封制 ,各诸侯在 自己的国 内也要像天子一样把部分土地和百姓分封给卿 、大夫 。 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就叫家。 诚 :使真诚 。 意 : 想法 、意念 。 知:知识,指修身治人的学问。 格物 :儒家认为 ,格物指穷尽事物之理 ,以致无所不知 也。即推究领悟事物的道理。 知至:即知无不尽。 诚 :诚 实 。 心正:心态端正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