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杂考-金德建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从学在官府到诸子私学的兴起 《汉书 艺文志》判分诸子源流为十个家派 ,并且认为每一 家都是出于某一种的王官。例如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者流 ,盖出于史官”等 ,诸子十家便 出于十种官 。这样 的 规定似乎太刻板 。除了儒 、道两家外 ,其他各家便没有一定出于 王官的可靠证据可寻。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班 固的观察纯属凭空设想 。班固认为 ,先 秦诸子兴起 以前,有学术在于官府一个阶段 ,应该确实可据 。春 秋时期 的学术还是为王官所掌握 ,到汉代开始又转变成儒家定于 一尊 的局面 只有春秋后期到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 ,才思想解放, 活跃有生气,涉及面广,丰富而多采 。 (一 )学 术 在 于 官府 的时代 西周以及春秋的初期和中期原是学术在于官府的时代,所有 的古典文献世世代代掌守在王官们的手里 。 《庄子 天下篇》说: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这 里 的( ) “数度 ”二字语简而意广,系属泛指历代兴衰的一 切制度法则,有篇章数 目可举 的典籍文献而说。 (夊 )所谓 “旧 法世传 ”就是指 旧时遗 留下来 ,有世代传承保守文献资料 的特权 而 言 。( )这些所 “世传 ”的东西被庄周称作 “史 ”,便可 以 知道其 中属于历史性质 的文献一定是 占大宗 。 《荀子 荣辱篇》 更详细地说: 循法则度量 ,刑辟 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 不 敢 第 2 页 损益也 。父子相传 ,以持王公 。是故三代虽亡 ,治法犹存 , 是官人百吏之所 以取禄位也。 荀 卿 所 说( ) “谨守其数”的 “数”显然就指上文所称 的 “法 则度量 ,刑辟 图籍 ”,跟 《天下篇》所谓 “其 明而在数度 ”的 “数度 ”,指 的是制度法则 ,有篇章数 目可举 的典籍 ,含 意相 等 。 (夊 )这些 以往 的典章制度 ,图籍文献 ,一律 由 “官人”世 代相传加 以 “谨守”而 已。所 以说他们对于这些文献是 “不敢 ” 有所 “损益”的。 (冂)所谓 “不知其义”就是他们相传 的职责 只能默守掌管文献 ,不须发挥其 中大义 。这是当时学在官府的具 体情况 。 (匚 )荀卿说 的 “父子相传 ,以持王公 ”,与 《天下 篇》所谓 “旧法世传 ”的 “世传 ”,含意相 同,指掌管文献的人 的禄位是父子相传 ,世代承袭 。据此可知荀卿也认为古代学术有 “王公”所 “谨守”,学在官府而不许向外流传的阶段 。 荀卿所谓 “三代虽亡 ,治法犹存 ”,意思指王官的地位保持 独立性 ,并不因为朝代变革而丧失其保守 “治法”文献 的职责 。 《吕氏春秋 先识览》也说 : “夏太史令终古出其 图法 ,执而泣 之 。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 。 殷 内史向 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 ,于是载其 图法 ,出亡之周 。……晋太史屠 黍见晋之乱也 ,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 ,以其 图法归周 。” 《先 识览》的太史令终古 、内史 向挚 、太史屠黍都是古时的史官。他 们看 到 了国家形势迷乱 ,将要灭亡 ,便抱着历来所谨守 的 “图 法 ” (图籍法规 )奔 向新 的王朝 。吕不韦叙述 的情况 ,等于荀卿 所说的 “三代 ”虽然有兴有亡 , “治法 ”所存在的文献并不会 因 之而毁灭无遗 。因为 向来有官府专 门掌守,能够依据朝代 的兴 亡起落,随时把 “图法”转移而不致于失坠。 春秋初期和 中期 的时候 的确有不少文献资料掌管在官府里 。 这些事例,如 ( )《国语 楚语上 》楚庄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