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之诗歌鉴赏
一、学情分析:
初三下学期诗歌鉴赏课堂,主要是结合中考,进行诗歌的综合赏析及答题模式的训练,、本班学生虽然已是初三下,但课堂活跃度颇高,且个性化思维强,所以本堂课以学生为主,师生合作,以赏带讲。
二、学习目标:
通过九下课外古诗词的内容理解,来分析诗歌情感,同时简单回顾词句赏析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
1、内容理解;
2、诗歌情感。
四、学习过程:
(一)、活导:
我男神王羲之曾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大意是,每当我读到什么好文好句,发现这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就会很惭愧,为什么这么经典的语言我就说不出来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语文,尤其是学习诗歌的原因。
(二)三年中考分析:
2016年:山水田园诗《山中问答》
问①,全文内容(结合全文分析诗人“何意栖碧山”?)
问②,情感分析。
2015年:田园隐逸诗《锦江诗》
问①,全文内容(从全诗来看,诗人“思”了哪些内容?)
问②,情感分析。
2014年:山水田园诗《成都曲》
问①,全文内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描绘成都的?)
问②,句子赏析。
由以上,确定本节课目标——通过九下课外古诗词的内容理解,来分析诗歌情感,同时简单回顾词句赏析的基本方法。
(三)活讲
老师选取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中的两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首豪放边塞诗,杨炯的《从军行》,一首婉约送别诗,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其中一首由老师来示范鉴赏,另外一首由学生仿老师自行鉴赏。
学生自行选取想要鉴赏的诗词。(可用投票法、石头剪刀布、猜粉笔等方法加强课堂活跃度)
老师示范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唐诗登峰造极,宋人也没有望而却步,创造出了另一种形式的辉煌——宋词。
写作写人必写眼,写一个人的神态,眼神是最重要的。“眼如秋水,眉似远山”,古人很喜欢用美景来喻美人,王观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山水写成了佳人的眼眉。水如明眸,清澈明亮。山如眉蹙,秀丽温柔。让我不由得想到“西子捧心”那一低头的婀娜。不然为何林黛玉的绰号也是“颦儿”呢,就是皱眉的意思。
这样的美景下,我的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那眉眼盈盈,山水交汇处。我喜欢“盈盈”这个词,笑意盈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ǒu]”,包括金庸女主角任盈盈。“盈盈”这个词是满含笑意的意思。书上的注释比较简单,山是眉,眼是水,眉眼盈盈处就是山水交会的地方咯。你可以想象一下,眼前的山水就够美好了,而作者的朋友鲍浩然要去的是那最美最好的地方。
我刚刚才把美丽的春天送走,而今又要送走你了。既然你和春天一起走,那如果你赶上了江南那眉眼盈盈的春天,那一定要和她长久地住下来呀。
结合提问,检验赏析成果: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二句妙在何处?
答案示例:
比喻手法用得巧妙,用语清丽。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黛青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清秀可爱。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②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
这是词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包含惜春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四)活探
学生自主赏析,老师点拨
同桌之间互相表达,一起组织语言,将关键词记录下来,留作发言之用。
《从军行》赏析参考: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是边塞诗。杨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固原、庆阳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边塞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壮士的心情激动难平。边塞的烽火能直接照到京都吗?照字,用夸张的手法写烽火之烈之亮,第一句就渲染了战事紧急的气氛和战士们的旺盛斗志。
古代,将帅带兵出征,以兵符为信。“牙璋”,就是兵符的一种。凤阙代指皇帝宫殿。将帅领了兵符牙璋,告别京城长安,奔赴抗敌前线。“龙城”指突厥军队的驻所。上一句才告别。下句立马就说,铁骑包围了敌人。中间没有任何“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类的过场。把唐朝的强大军事实力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视觉上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军旗上的图案都被雪模糊黯淡了;听觉上北风呼啸,战鼓雷鸣,杀气震天。这一联视听结合,读者就可以据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