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铅中毒的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铅中毒的预防.ppt

铅中毒的预防 河南省儿童铅中毒公立医院 一、理化特性 铅为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OO℃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二、接触机会 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 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 蓄电池制造; 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机械工业铅浴热处理; 电工仪表元件焊接、焊割。 三、毒理 铅及其化合物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 2、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日常生活食物、饮料中每天摄入铅量约300mg。 分布: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仅有5%左右的铅存留于肝、肾、脑、心、脾等器官和血液内。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与红细胞的珠蛋白结合,血浆中只占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 排泄: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实验室检查:除铅中毒指标明显升高外,胆红质升高、ALT升高;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卟胆原阳性;血色素和红细胞均下降。 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 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临床上主要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和脑病。 (1)神衰,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尚有不少早期铅中毒者。 (2)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运动型的表现为肌无力、垂腕症、垂足症。 (3)脑病,为最严重铅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症状,类似癫痫发作、脑膜炎、脑水肿、精神病或局部脑损害等综合征。国内由于劳动条件改善,较少发生,但国外儿童发生率很高。 2、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1)消化道症状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 (2)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如血δ一ALAD活性降低,尿δ一ALA增多,尿CP增多,血FEP,ZPP增多等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其他系统: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 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女工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男工可引起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此外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慢性铅中毒的诊断 根据职业史、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一般说诊断并不困难。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性服用含铅化物,只要问清病史当可解决。 慢性铅中毒的预防 减少铅的接触,降低车间空气中的浓度(一级预防):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 改革工艺,减少手工操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改革产品剂型; 控制熔铅温度或用自动控制温度的感应电热炉加热以减少铅烟析出; 加强局部抽风、排毒; 慢性铅中毒的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作业工人应着工作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上岗 注意个人卫生,不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食,下班后淋浴和更换衣服 坚持车间内清扫制度 按规定使用、维护、检修抽风排毒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学习职业病预防知识,做好自我监护 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 慢性铅中毒的预防 定期健康监护 包括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体检。血铅和ZPP可作为筛选指标。 及时发现禁忌症: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器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及早发现铅中毒、及早处理。(调离、治疗) 完!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